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傅斯年贡献母亲二三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1-08 14:05:46 来源:自媒体 作者:雪雪说娱乐

原标题: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傅斯年贡献母亲二三事

傅斯年先生是我国近代一个绕不开的风云人物,因其个人与国民政府联系过于亲近, 1949年去台之后遭大陆封杀。

直到近年大陆相继出书傅斯年研讨文献书本,这个姓名才从头回到人们视界中来。

性情上来讲,傅斯年是一个真性情,豪爽,不畏强权,敢说话的人。

傅斯年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初字梦簪,后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傅斯年所生的时代,是我国大变革的时代。1896年清帝国刚刚败于甲午海战,政权大厦将倾。我国亟需在政治、经济、文明等各个领域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剧变。

傅斯年先祖傅以渐是清顺治朝首位状元,聊城傅家也算得上名门望族,书香世家。

傅斯年父亲早逝,家中全赖垂暮的祖父与母亲支撑。到了傅斯年祖父傅淦这代,当年的状元府现已衰落,兄弟们分家时,处世恬淡的傅淦只要了一点末等房产安身度日。

到了傅斯年生长的时代,家中就显得寒酸落魄,如有急事用钱,告贷无门,傅母只得狠心含泪命人从颓垣断壁上拆一些砖瓦变卖。

因住宅破损又无钱修补,每当风雨降临,房顶漏水,傅母只好怀有幼子孟博,头上撑一把布伞遮风挡雨,日子非常困难。

按当地习俗,身为长子的傅斯年,在16岁读中学时,就由祖父和母亲做主,把聊城县绅士丁理臣之女丁蘸萃姑娘一顶花轿抬到家中拜堂成亲。

年青的丁姑娘虽略通文墨,声称聊城榜首美人,但因为长时间日子在乡间小城,处世情绪和日子方式与傅斯年反差极大。

跟着年岁的增加和承受的教育差异,傅斯年对自己的婚姻越来越感到不快,对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方式更是疾恶如仇。

他与妻子长时间分家,既已失了一同的志向,爱情更是无从谈起。傅氏为此悲愤满腔,想脱节这种窘境,又好像山君吃天无处下口,令他苦恼至极。

当他留学欧洲归来,受西方学业的熏陶,思想境界大不相同了。遂下定决心要与母亲娶的那位“儿媳妇“当机立断。

所以,在1934年那个炽热的夏日,傅斯年擦着满头大汗,咬牙掏出了一笔“芳华损失费”,总算与丁媳妇在济南协议离婚。

同年8月5日,与俞大维的小妹俞大綵在北平共结百年之好。

身世名门官宦之家的俞大綵,幼冲之年即遭到新式教育,年岁稍长,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善于文学,尤善英文,且写得一笔好字,做得一手绝妙的小品文章。

这段姻缘得益于傅斯年留德同学俞大维从中穿针引线,傅氏才与比自己年青近10岁的俞大綵订立连理。

俞大维下一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和曾国藩的宗族系姑表亲,曾昭抡的姑姑即俞大维的母亲。

1935年9月,儿子傅仁轨出世,傅斯年把在老家聊城的母亲接到北平与自已一同日子。

傅斯年平常对母亲非常孝顺,虽已成了学界政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且霸气十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偶遇母亲发牌气,乃当即长跪不起,听任母亲呵斥,直到老太太发完脾气,让他起来刚才站起,或是对母亲解说,或是好言安慰。

因傅母患高血压病,忌吃肥猪肉,作为儿媳的俞大綵为照料婆母身体,不敢给她食肉,而傅母却偏喜爱这一口,且极爱好吃肥肉,所以对立不可避免。晚年的俞大綵曾回忆说:

“孟真侍母至孝,对子侄辈,也无不维护至极。太夫人体胖,因患高血压症,不宜吃肥肉,记住有几回因我不敢进肥肉触怒阿姑,太夫人发怒时,孟真辄长跪不起。他窃语我云:‘今后你给母亲吃少量肥肉好了。你要知道,对电高血压症的人,控制情绪,比忌饮食更重要,母亲年岁大了,别无嗜好,只爱吃肉,让她吃少量,不比惹她气愤好么?我不是责怪你,但念及母亲,茹苦舍辛,育婴我兄弟我仅仅想让老人家快乐,尽孝道罢了’。”

抗日战役全面迸发后,南京空袭日频,傅斯年因为领导中心研讨院各所的搬家事宜无暇顾及家庭,更无力随侍老太太流亡同行,特托付一位部属和两个侄儿担任维护母亲转移至安徽和县暂住。

南京沦亡,傅氏曲折来到重庆后不久,两个侄儿来见,傅斯年认为家人顺畅脱险,非常快乐。当侄儿讲述祖母没有逃出来时,傅斯年大怒,当场打了侄儿两个耳光。

随后,想方设法令人把母亲于战祸绵绵的安徽接了出来,曲折20余天由陆路逃至汉口,最终抵达长沙。

此刻老太太年已70余岁的高龄,傅斯年每言及老母逃难事,总怀愧疚之情,他曾对搭档说:老母“幸能安全至后方,否则将何故面临先人?”

后来,史语所由长沙迁昆明,傅斯年把母亲接到重庆,安顿在歌乐山下一个较为安全的当地,与弟弟傅斯严(孟博)一同日子,费用悉数由傅斯年担负。

傅氏老母体胖,加之为逃避烽火常年奔走劳累,身体时好时坏。

到了1941年春,作为儿子的傅斯年又一病不起。此病源于他身体过于肥壮又患有高血压症,整日奔走劳累,遂使病况加剧,不得不住进重庆中心医院救治。

傅斯年患病的音讯传出,远在美国的胡适曾专门致函表达了真诚的关心之情,使他增加了同病魔反抗的决心和勇气。几个月后,傅斯年总算出院,回到重庆城外的家中体养。

意想不到的是,傅斯年出院了,他的老母却因胆结石引发的疾病死在了医院。

老太太病逝后,傅斯年因不知病况,医院方面的专家又拿不出一个切当的定论,为此两边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最终院方提出解剖以验证病症之要害。傅斯年犹像一再,最终赞同解剖,其成果确为胆结石所造成的。由此病案可见其时我国头号医院医药设备及医疗技能是怎样的落后与糟糕,亦知傅斯年之心境是怎么的悲愤交集又徒感哀伤了。

斯人已去,作为孝子的傅斯年可以做的便是尽其所能地照料后事。国难当头凶事又须从简。

傅母墓地选在歌乐山邻近,中研院数学所办公处旁的一个小山顶上,由俞大维派兵工署人员在岩石中钻一窟窿,下葬时用吊车将棺木放入,用水泥制成七八寸厚预制板三块,用吊车吊起盖在墓穴上方,全体看上去好像一个战役的碉堡,极为巩固。

为此,傅斯年致信胡适说:“家母葬于歌乐山景色绝佳处,作成一水泥之圹,甚坚。”短短几十字,透出傅斯年的满意与宽慰之情。

令他没想到的是,当1966年“文革”风潮鼓起时,这个寄托着自己思念之情的“水泥之圹”,作为 “蒋帮间谍的后台老板”的窝点,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用炸药炸开,抛骨扬尸,清洗殆尽。此刻傅斯年在台湾孤岛逝世已十余年矣。

傅斯年安葬了老母,怀着哀痛与悲凉的两层心境,拖着病体,坚持到会了11月中句在重庆举行的国民参政会会议,但仅到会了一半就因体力不支回到家中持续养病。

1949年傅随国民政府去台,任台大校长。仅一年后在议会答复教育行政质询时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病逝,时年55岁。

傅早年说“归骨于田橫之岛”竟一语成谶。傅斯年追悼会蒋介石亲临主祭,政界要员与学界名人川流不息。

台大学校至今设有留念傅斯年的傅园和傅钟,傅钟为台大标志性建筑。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