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国家级贫穷县里 种架豆农户们总算拿到议价主动权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 王颖)沽源是国家级深度贫穷县,也是全河北省最穷的3个县之一,但得天独厚的地舆环境,让这儿几年来逐步开展成京北最大的错季蔬菜生产基地,更成为当地大众脱贫的重要支柱。可农户们各自为战,好蔬菜历来卖不出好价钱,比方当地的首要农产品之一架豆,定价权底子把握在“菜霸”手里。现在,这儿的农户们总算经过抱团的方法,“前史性”地拿到了议价主动权,而让豆农们腰杆子硬起来的,便是此前来扶贫的“架豆县长”和随后树立的协会跟协作社。
沽源架豆协会。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讲一口地道沽源话的扶贫县长
“天鹅湖闹绳去嘞?劳(老)太太嘞?”带着新京报记者进村的路上,张天佑操着一口纯粹的沽源口音,和乡民唠着家常。当地乡民都夸这位扶贫县长的沽源话说的“可豪(好)呢!”
其实,在甘肃长大的张天佑,从北京播送学院播音系结业后,第一份作业便是新闻播音,说话字正腔圆。可到了沽源,没出半年,就能讲上一口流利的沽源话,回京后还随时能切换自若,这言语才能让不少搭档敬服。2017年4月,作为“环京津工业扶贫共同行动”的执行者,我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作业室主任张天佑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因为一口流利的沽源话,让他和当地许多贫穷户很快熟络起来。
张天佑(右一)造访蔬菜大棚。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沽源是国家级贫穷县,地舆方位处于北京西北400多公里,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古长城外侧,自古便是边境要塞。这儿没什么工业支柱,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沽源平均海拔1536米,光资源丰厚,无霜期只要100多天。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和丰厚的地下水资源,让沽源成为京北最大的错季蔬菜生产基地,现在这儿的犁地,有近一半用来栽培蔬菜、马铃薯、金莲花,栽培面积达60多万亩,蔬菜栽培业已逐步成为农人脱贫致富的支柱工业。
2017年,农业乡村部会同京津冀三省市推出“环京津农业扶贫共同行动”,环绕“技能协助一批、产品营销一批、企业协作一批、典型示范一批”使命,向河北28个贫穷县,派出28名挂职扶贫干部,这也是张天佑来到张家口市沽源县的原因。
“架豆县长”每天打150个电话找客户
2017年的沽源,现已有了清晰的功用定位,即“首都水源修养功用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工业现已转向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供应,成为马铃薯之乡、我国西兰花之乡和我国架豆之乡。但是,在沽源的广阔乡村,因为蔬菜栽培都是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各自为战,长期存在农业收入偏低、收入十分不安稳的问题。
西辛营乡东辛营村管帐、沽源县架豆协会秘书长潘凤录告知新京报记者,“树立协会前,乡民们没有认识要联合起来,价格上常常挨欺压,一到采收时节,卖架豆都得听村里‘赖货’的,底子没办法商议。”潘凤录所说的“赖货”,是专门操控蔬菜出售价格的“菜霸”。
2017年6月29日,沽源县架豆协会和架豆协作社在扶贫副县长张天佑、河北省司法厅驻村作业队的安排下树立了。
第一批参加协会的,有21个栽培村1000多户农户,这中心还包含500多户贫穷户。有政府支撑,菜价安稳了,外来收购的客商也显着增多。架豆栽培户之间树立起微信群,每日发布架豆行情,“农户前史性地把握了议价主动权。”
产销形式安稳后,为了更好的进步农产品知名度,张天佑还和谐自己的派出单位——我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在央视农业频道屡次播出架豆专题节目和数千次免费广告。
协会树立当年,沽源县架豆知名度、出售额完成双丰收。稀有据统计,全县豆农近三年累计增收1亿多元,亩均增收1600多元,仅这一项,直接带动800多名贫穷户安稳脱贫。
潘凤录和记者说,一进入架豆出售季,每天向张县长报当日价格成了他的一个规则日程。就在本年初,经过追寻价格、栽培面积,他们发现菜价“跳水”的预兆。所以,7月30日、31日两天,由沽源县委、县政府安排,举行扶贫产品产销对接蔬菜买卖大会,约请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河南等地的30余家商超、批发市场、餐饮企业、收购大户的60余位客商与当地协作社、蔬菜企业和菜农进行蔬菜产销对接,协助农人渡过难关。
张天佑(右二)问询蔬菜大棚状况。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张天佑回想,为了联络客商,那段时刻他手机常常打到没电,每天至少打150个电话。也便是从那时起,张天佑被当地农户称为“架豆县长”。
观察者变参与者 兼职策划和案牍
沽源,仅从姓名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沽源的水源地特质。这儿是滦河、黑河、白河的发源地。其间,滦河流入天津,白河、黑河开展为潮白河,润泽北京。
“你是沽我是源,欢迎津沽公民品味来自故乡家乡的滋味。”这句合作沽源农产品在天津6个直销专区上市的广告语,让天津人看了,眼前一亮,代表天津本区域特征的“沽”竟和500公里外的沽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无独有偶,现在北京市民在300家苏宁小店买菜时,也会看到一段介绍,“有机蔬菜的产地来自潮白河源头——沽源”。这样的宣传语,一下拉近了产销两地的间隔,激发起顾客溯源的希望与对沽源蔬菜的亲切感。
而在当地,蔬菜更是从旧日的“被贴牌”,转变为用自己的名号前进京津大市场。
为了让京津市民赶快树立品牌认同,张天佑拿出自己当年做电视制片人的功力,变身“案牍”,创作了一系列营销宣传语,策划推行沽源无公害蔬菜。
十多年前,其时仍是制片人的张天佑,就现已和“农”结下了不解之缘。制造的电视节目都和农业新闻、农业致富能手有关。十多年后,张天佑有时机从一个职业观察者变为深度参与者。
近期,身为沽源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张天佑还在做的一件事,便是策划推出“沽之源”区域共用品牌系统。这样做的意图是,建立沽源农产品流向城市顾客的出售途径,带动当地贫穷户继续增收。为了支撑农户开展高端蔬菜工业,张天佑还自掏腰包购买了有机蔬菜会员卡,让自己和身边人都成为忠诚顾客。
扶贫扶成了乡民的“亲属”
两年扶贫作业,张天佑在不少沽源乡民眼中,变成了他们的“侄儿”“老弟”“叔”,乃至是小孩子的“爸爸”,这种改变是怎么发作的?称号的背面又有哪些故事?新京报记者在沽源特意和张天佑的“亲属们”聊了聊。
在西辛营乡政府所在地,小伙子冯志春正在他的“梦翔”打印社忙活,周围的一台复印机开端一页一页地吐出制品,打印的是乡里用于公益岗的协议书。
见到张天佑进屋,冯志春马上动身,“叔,你咋来了?”“我来看看你。”一问一答,互相毫无生分感,就像叔侄俩,对话都带着浓浓的沽源口音。
开打印店的冯志春。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本年28岁的冯志春,1米85的个子,阳光英俊,但小时候的一场事故,让他失去了一条腿。冯志春的爸爸妈妈都是本分的农人,在东辛营村种架豆,靠着勤快,收入也不错,曩昔仅有放心不下的,便是孩子。2017年,张天佑在村里造访中得知冯志春妈妈的心思,又了解到冯志春接受过计算机训练,在北京打工期间,每个月3000元的薪酬还要付出食宿,辛苦不说,有时还不能准时拿到薪酬。
2018年开春,一间名为梦翔的打印社在乡政府邻近开业了。
从店名到标志规划,都是张天佑一手筹办。除了享用配套方针,张天佑还帮着筹资20000多元,加上自己的3000元,梦翔打印社有了喷绘机、复印机等设备。为了让打印社“不断炊”,还专门为志春对接打印需求多的部分,一起把打印社归入村级电商联络站,扩展业务范围。
张天佑和记者说,他选择帮扶目标的仅有标准是,“人好”。帮扶过的贫穷户,现在也都成了张天佑的“亲属”。
比方,在莲花滩乡丁庄湾村,张天佑则成了残疾贫穷户唐贵升大叔的“侄儿”,除了送米面粮油,张天佑还细心地为白叟送去老花镜、木匠刻刀等白叟最需求的物件。在狐狸沟有机蔬菜栽培户赵春仁的眼里,张天佑又变成了“老弟”。赵春仁从前困难到连几百米滴灌管线都快买不起了,是“老弟”及时帮他解了困。
张天佑乃至还成了长梁乡5岁孤儿宇轩的“爸爸”,自从有了张天佑做“爸爸”,小宇轩变得生动、自傲起来。
本年9月的一天,张天佑在微信朋友圈里上传了自己过生日的相片,和他在一起的,是十多位“亲属”:英萍嫂,强哥,风贵,唐叔,宇轩儿子,春霞嫂子,志春侄,老臭哥(赵春仁)。在配图文字里,张天佑这样记载:“一滴水,只要汇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枯,一个干部,只要融入公民之中,才会具有力气。历来就没这样特别地过生日,因重要使命无法回京与妻儿聚会,我在沽源的部分穷亲属和战友,拎着自家的豆角,鸡蛋,莜面鱼,西红柿,给我过了一个此生难忘的生日……”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拍摄 王颖
修改 张树婧 校正 柳宝庆
责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