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漳菁萃】第97期丨家园的驿铺(一)
家园的驿铺(一)
江 阎 文/图
驿,是古代供官员途中休整和补给的招待站。
铺,是古代交通线(驿路)上信息传递的站点。
二者一起的特点是专为皇家或官府服务的,一般旅行者是不允许进入驿铺的。
《大明正德漳州府志》记载驿传内容
唐代,漳州有漳浦驿,后称古楼驿,坐落梁山盘陀岭南麓,即今云霄县古楼威惠庙。
古楼威惠庙(原漳浦驿)
古楼驿-文保碑碑铭
宋代,漳州东驿路有迎春驿,执政天门(东门)外,向东行四十五里有通源驿。向南一百里外的漳浦县有仙云驿,再往南一百九十里设临水驿。西驿路往龙岩县途径设驻车驿、登龙驿和仁会亭。北往长泰县途径设武安馆、使星馆。全州有五驿二馆一亭。
明代,朝廷定制一程置一驿,一程为三百里(150公里),限一昼夜抵达。这是条文规则,实践间隔并非彻底等距。漳州府设丹霞驿,先是在府治西,后迁城南。龙溪县置江东驿、甘棠驿。漳浦县置临漳驿、云霄驿。诏安县置南诏驿。南靖县置平南驿。龙岩县置适中驿。长泰县设朝天驿。全府共九驿。驿设驿丞、驿吏各一人,驿夫若干人,装备马、驴及风雨用具。驿内为驿使及途经官员供给优厚的招待,进入驿站必须有官府的验符或官方文书,不然不得入驿。清代大致沿袭明制,部分驿站被裁废。
驿路上路远驿疏,山空路长,人迹隔绝。为及时弥补人马物资,驿站之间有铺舍作中继,接力传递,然后保证信息的快速传达。每所铺舍沿袭古代传统,都建有邮亭,作为标志性符号。铺内驻有铺军(铺兵)。宋代东路通泉州,自朝天门外为榜首铺,共五铺。第五铺后过五里设龙江亭,再往东两里至泉州界。西路通汀州,有十四铺,安丰门外为榜首铺,此后为京元铺、越岭铺、硿头铺、雍口铺、李塘铺、新岭铺、南岭铺、石罗铺、大梁铺、南门铺、龙门铺、小池铺、大池铺。南路通潮州,有十铺,南门外为榜首铺,此后为木棉铺、甘棠铺、横章铺、北亭铺、产山铺、火田铺、白泉铺、大悲铺、半沙铺。
《大明正德漳州府志》记载铺舍内容
明沿袭宋铺制,两铺之间较前朝的间隔缩短,每十五里设一铺,配铺兵四名,铺司、驿司各一名。在重要驿路段,每十里设一铺。铺也因而成为漳州村民核算行程的计量单位。明初,龙溪县设十九铺,府城内设府前铺,坐落府治之西。东路有七铺,为赤岭铺、鹤鸣铺、马崎铺、江东铺、石井铺、板桥铺、龙江铺。西路有二铺,为乐仁铺(即茶铺)、月岭铺。南路有铺三,为檺林铺、木棉铺、马平铺。西南路有六铺,为莲浦铺、西陵铺、祖山铺、月溪铺、龙湾铺、官楼铺。其他不再胪陈。清代大致沿袭明制。
因为自古以来,驿铺只招待驿使和官员。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漳州郡守傅伯寿谅解旅客的痛苦,随铺立庵,即依托铺兵的保护,创立铺庵,指使和尚守庵,并拨田产,保持铺庵正常运作,以招待过往旅客。东驿路与南驿路的走向,大致与今324国道漳州境内的轨道相同。南驿路的铺庵有十三所,是木棉铺庵、甘棠铺庵、横章铺庵、仙云驿庵、梅林庵、无象庵、黄土庵、云霄庵、径心庵、大悲铺庵、半砂铺庵、临水庵、竹林庵。其间唯木棉铺庵留存至今。东驿路的铺庵有鹤鸣庵、通源庵、龙江庵,至同安界有鱼孚庵。
双庵(原立于驿路旁)
双庵路(古南驿路)
无象铺遗址(讹化为牛上铺)
无象铺庵碑拓本
至近现代,驿铺设置逐渐废弃,只留下相关的老地名。如漳州城区有东铺桥、东铺头。龙文区有铺下村,因拆迁安顿,沿袭老地名,叫铺下小区。近年建成的闽南文明生态走廊,在古代南驿路的铺舍周边建造新驿站,并沿袭相应铺舍名称为新驿站冠名。
漳州市图书馆
地址丨漳州市芗城区大同路大同新巷3号
(老年大学内)林枢楼
本文来历:“漳州市图书馆”微信大众号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意图。若有来历标示过错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大众号联络(0596-2595655),咱们将及时更正、删去,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