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学实验室,“搬”到古村塘
稻田养鸭,鸭吃害虫,鸭粪还田;水稻秸秆制成垫料养猪,猪粪变成有机肥还田;农田尾水流入沟渠,利用水生植物生态拦截,再循环使用……雪堰镇新康村,就好像一个村级生态循环链。
(一)新康村,北临入太湖河道太滆运河。
近年来,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影响太湖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畜禽粪便任意排放,引发污染。
2018年,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太滆运河农业复合污染控制与清洁流域技术集成与应用”,选择在新康村古村塘、鱼池上两个自然村启动。该课题由南京师范大学主持,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近10家高校院所参加。
一时间,小小的村庄专家学者云集,像是田间开起了“学术研讨会”,又像是大学实验室“搬”到了村庄。
(二)第一次踏上古村塘,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何欢还清晰地记得:蓝天如洗,白云如絮,映衬出层层稻田,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在风中摇曳。
几位村民站在路边,好奇地打量着从大城市研究院所来的专家学者,他们放下行李铺盖,一头扎进田间地头。
古村塘前是一条村级河道小桥浜,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前,村民们随意丢弃畜禽粪便和农田秸秆,在农田里大面积使用化肥,不时往小桥浜倾倒生活垃圾污水,小桥浜一度成为江苏省“最黑臭”的河道之一。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乱排放,把水质变糟了。猪粪、鸭粪如何处理不破坏环境;秸秆禁烧后,到底怎么处理;农药打太多,大米可能检测出农药残留,虫子也产生了耐药性。这些问题该咋办,村民都很关心。”新康村党总支书记金建新说。
“我们在这儿开展的课题,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何欢说,水专项课题组目前在村里开展了村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地表径流拦截、稻鸭共作新模式、农田尾水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小桥浜原位生态修复等工程。
课题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利民和记者说:“在新康村开展的生态试验,将做到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主要农产品绿色优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村庄氮磷拦截不低于50%,拦截后氮磷实现资源化利用,排水水质达到河流Ⅳ类标准。”
(三)一个又一个“农业生态试验”在村里进行着。昨天,记者走进古村塘,看到一条“来自田间、回到田间”的循环链条:鸭子漫步田间,稻田里的杂草、虫类是鸭子最爱的“绿色食品”,鸭子捕食害虫、踩食杂草等减少化肥的用量,鸭粪用于肥田,实现水稻鸭子共栖生长。
“在专家的帮助下,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不仅解了环境难题,而且富了村民口袋。”金建新说,“稻鸭共作”的鸭子肥美,今年每只鸭子搭配蔬菜每份售价90元,即将售罄。
村里沟渠和河塘中,种上了高效去污的景观型植物和水生蔬菜,对沟渠进行生态拦截优化改造。“村庄像湿地公园。”金建新说,“生活垃圾污水和农业尾水,经过设施处理后,再通过湿地植物和水生经济作物的拦截,实现农田污染的近零排放。”
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率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领导小组在调研新康村时说,新康村的“农业生态试验”探索了农业复合污染控制、资源循环利用、农业清洁流域技术体系,为推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的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打造了全国乡村振兴生态样板。
来源:武进日报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