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让每一位残疾人都有庄严的活下去吉林省底层乡村助残扶贫见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1-22 19:32:53 来源:自媒体 作者:光明网

原标题:“让每一位残疾人都有庄严的活下去”——吉林省底层乡村助残扶贫见识

央广网延边11月22日音讯(记者王晶)乡村残疾人,特别是乡村贫穷残疾人,是贫穷人口中贫穷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别困难集体。

时至冬天,东北乡村已进入“窝冬期”。但是,49岁的张运波却没有在烧得炽热的炕头上享用片半刻悠闲。身为吉林长春向阳乡团林子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坐在轮椅上,每天繁忙地计算着来自各地的农产品订单,带着乡民修整大棚,为下一年种出更好的蔬菜做预备。“我自身就是残疾人,很清楚残疾人的需求,一时的救助改动不了什么,只要展开工业,让他们自力更生,才干更有庄严地活下去。”张运波说。

张运波带领农户研讨水稻培养种类和订单出售情况(央广网记者 王晶摄)

2020年“全面小康”的脚步渐行渐近,吉林省在三年内完结8万余残疾人的脱贫,其间部分为老残一体和重度残疾人。从长春到吉林市,再到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在吉林造访调研的几天里,记者见到了更多的“张运波”。其实无需更多数据,所闻所见的一个个详细的人与事,都是吉林底层乡村助残脱贫故事里的明显注脚。

特色工业促脱贫:拄着拐种榛子树的“乡土专家”

一轮降雪气候往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的气温又降不少。山坡连绵崎岖,榛子雨后春笋。落日余晖中,一个身影一同一伏地走在山路上。57岁的李端仁拄着拐杖前往山上挑选健康的榛子树苗木,为下一年培养做着预备。

去往仁利榛树培养农人专业合作社只要一条沙石路,波动了两个小时,记者总算见到了李端仁。他看上去老实朴素,腿脚曾患双侧股骨头坏死,有些不灵活,可就是这样一个一般的人,却带领残疾人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榛子连摘、再打壳、再出售不过一个多月的时刻,这不,咱们本年的果子刚刚出售完,收入大该有40余万元。”站在山顶上,李端仁较为骄傲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宝物们”。

作为粮食大省,近年来吉林一向尽力打造着玉米“黄金”、大米“白金”和杂粮杂豆“健康”这三张手刺,一起,这几种作物也一向是当地脱贫攻坚的首要载体。但李端仁为何没按套路出牌,带领着乡民铲掉玉米杆、栽上榛子树?

李端仁与他的榛子林(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本来,李端仁地点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宋家村地处丘陵地带,曩昔乡民首要培养甜玉米,但由于气候差,产值和质量都跟山下的无法比,辛苦一年也卖不上个好价钱。一次机缘巧合,他触摸到了大榛子培养项目。调研发现,一亩的玉米收入不过几百元,而一亩榛子的收入则有8000多元,几乎是培养玉米的十倍,“首要是榛子树不必过多的打理,省时省力,合适残疾人作业。”

“当年结出的榛子被各超市抢购一空,干果每斤能卖到15元至20元。到2017年,收入最高的一户一年能达20万元。”至今,李端仁回想此景时仍较为骄傲。尔后,为更好地协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永吉县残联把李端仁的榛子培养基地作为残疾人扶贫实训基地,扩大到对残疾人进行会集训练,安排残疾人展开榛树培养训练,训练残疾人500余人。

而关于残疾人买榛苗,李端仁每棵优惠30%。从前建档立卡的贫穷户景玉环就是获益者之一。55岁的景玉环带着32岁的脑瘫儿子相依为命,退耕还林方针施行后,母子二人由于山地不能培养玉米,家庭收入大幅度削减。在永吉县残联和李端仁的一起协助下,2015年,景玉环种下了一千多棵榛子苗。

“本年是榛子树的第五年,榜首次长果就卖了5000多元。加上清扫村里的大街等收入,咱们家本年完成了脱贫。“坐在自家炕头上,景玉环谈及此处,落了泪,她再也无需靠被人救助过活。而看到这样的场景,许多从前不看好的乡民也把本来荒废了土地栽上了榛子苗。乃至,现在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村栽起了榛子。

精准恢复助脱贫:“大恢复”补医疗“短板”

前几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迎来2019年榜首场雪。

走进安图县明月镇龙泉村的卫生室内,76岁的乡民卢大爷在恢复脚踏车上进行着下肢训练。由于终年“三高”,卢大爷总觉得下肢麻痹、不听使唤。“‘三高’就得多运动,可这天寒地冻的能去哪?卫生室里放几个器件多得劲儿,不明白的还能问问卫生室的作业人员。”素日地里没了农活,卢大爷都要到这儿来动动筋骨。

恢复是残疾人作业、就学、融入社会的条件,由于残疾人恢复周期长,专业性强,需求医务人员正确辅导,锲而不舍,许多残疾人由于经济原因和交通原因难以坚持。而将恢复室设置在村卫生室内,无疑处理了这样一些问题。

乡民正在卫生室内进行恢复训练(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安图县坐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素有“长白山榜首县”之称,是国家级贫穷县。其间,全县共有1.1万持证残疾人。对残疾人来说,恢复项目则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花费。“这个残疾人恢复室树立于2018年,为残疾人恢复服务供给了场所和设备,全村每天都有几名残疾人和乡民来这个当地进行恢复训练、文娱活动,完成了人人享有根本恢复服务的方针。”中心方针研讨室下派到龙泉村的驻村榜首书记王平堂介绍到。

实践上,这仅是当地“大恢复促精准脱贫”的村级残疾人作业内容的一部分。从2018年开端,明月镇卫生院家庭医师服务团队的医师还为村里的残疾人供给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走进村中贾如美家的小院,门口几十米的水泥路是村里专门为其建筑,而屋内炕头墙上则清清楚楚地贴着村内家庭医师及扶贫书记的联系方式。

贾如美本年已有77岁高龄,为听力二级残疾,75岁的老公吴继奎是肢体三级残疾,为建档立卡贫穷户。“家庭医师服务团队每月至少入户一次,服务项目为根底情况(血压、体温)检测、恢复需求查询、恢复评价、心思引导等。”她和记者说,2017年12月,老公吴继奎享用了全国残疾防备归纳试验区试点要点干涉项目80元残疾鉴定补助。2019年3月,县残联为贾如美发放了助听器。

贾如美家中墙上便贴着医师联系方式(央广网记者 王晶摄)

此外,针对残疾人辅佐用具挑选应切合实践,安图县也力求服务人性化考虑需求层次。首要处理生计妨碍和个人医疗,其次考虑功能妨碍进行代偿。与贾如美同村的王晓美,肢体一级残疾,为建档立卡贫穷户,2017年经过动态更新入户查询恢复服务需求:洗澡机和护理床。

记者见到王晓美时,她已躺在床上四年,根本上没有任何认识,为此,他的老公抛弃了原租借司机的作业,照顾至今。2018年县残联为其适配了护理床、防褥疮气床垫和洗澡机,经过辅佐用具适配极大改进了残疾人的日子护理情况,减轻了家庭担负。

临行前,记者还得知,现在加上贫穷残疾人“两补准则”,贾如美和王晓美的年家庭收入均已超过了两万元,这中心还包含光伏资金分红以及村里为其安顿的岗位务工收入。明显,精准恢复实在提高了安图县的恢复服务水平。

当地残联为王晓美供给的防褥疮气床垫(央广网记者 王晶摄)

精准兜底保脱贫:贴合实践 瞄准残疾人需求

一场大雪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大兴沟镇双河村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国际里。一群肥硕的大鹅,悠然自得地散步在雪地里。李秀珍拎着一口袋饲料,走近了鹅群。

46岁的李秀珍是肢体、智力等多重残疾人,与78岁的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来,别离享用着困难残疾人日子补助和最低日子保证。为了协助这个家庭完成脱贫,当地为其在村里安顿了公益岗位。本年5月,当地残联还对其施行了乡村残疾人扶持工业项目,免费发放了30只鸡、20只鹅以及1000斤的玉米。现在,这群鹅和鸡已能够出栏。

除了工业、恢复扶贫,吉林省也在强化精准兜底,保证彻底或部分损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托工业作业帮扶脱贫的归入兜底保证规模。据记者了解,李秀珍一家获益后,依照当地的行情,一只鹅能够卖到150元,一只鸡为100元。

李秀珍拾掇着从地里捡回来的玉米(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稀有据标明,自2016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吉林省共协助57.6万人次残疾人享用了“两项补助”方针;经过展开精准恢复服务,有恢复需求的建档立卡贫穷残疾人根本恢复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协助2万余名有需求的乡村贫穷残疾人完成了自主出产增收;为12081户贫穷残疾人家庭施行了无妨碍改造。

但这些好像还不行,剩余的近两万名乡村建档立卡贫穷残疾人才是脱贫攻坚中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此,吉林省残联副理事长李德富承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明,未来一段时刻,吉林省将针对这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集体研讨相应的托养和兜底保证等作业,一起,树立安稳脱贫的长效机制,避免脱贫人口再返贫。而这,恰恰契合我国残联全体的大方向。针对下一步作业,我国残联担任人和记者说,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贫穷残疾人脱贫方针的有用执行,进一步要点聚集贫穷重度残疾人的杰出困难和问题。

残疾人展开文艺活动(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数天的采访完毕,雪后的汪清县万里无云,驾车一路脱离县城行至新惠社区一家残疾人日间照顾演示站。当记者赶届时,由社区残疾人组成的残疾人阳光艺术团正表演着赋有民族特色的节目。这儿作为扶贫搬迁安顿社区,贫穷残疾人较为会集。经过不断完善照顾站设备设备,常常安排残疾人展开文艺活动等各项活动。

眼下,吉林仍处于天寒地冻形式,但这家小屋里却温暖如春。

[ 责编:陈畅]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