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一位澎湖青年的故土情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1-26 09:49:20 来源:自媒体 作者:微观两岸

原标题:一位澎湖青年的故土情怀

《外婆的澎湖湾》首登大陆春晚舞台时,曾佛赐仍是个少年,常与玩伴在澎湖西屿灯塔下瞭望海上落日。夕阳西下,那儿是大陆。

曾佛赐在灯塔宿舍长大,初中结业后脱离澎湖到台湾本岛读书、从戎、作业。这种阅历是大多数澎湖青年的“标配”。2003年,因要照料患病家人,他重返故土,后来因为社会化媒体呈现而“意外”成了一名澎湖故事叙述者。

“故土便是你心在的当地。”曾佛赐说。他现在在脸书上运营名叫“西屿·咱厝”的主页,用相机记载家园的阿公阿嬷、美食村俗、巨细活动,已有近14000位“粉丝”。主页每条帖子根本都有几百个点赞和几十条谈论,成了许多出外打拼西屿人“望乡”的窗口。

“看到许多了解故土人……真亲热!”“思念曾经跟着妈妈去庙口!”“感谢您让在外游子能了解故土动态”……在一条记载西屿“轮普”风俗的帖子下,许多网友留言。“轮普”是指阴历七月中元节期间,西屿各村都会举行普渡祭仪,村人齐聚庙口,抢拾饼钱以求安全。

“这些风俗在许多当地逐步消失,我想经过镜头将它保存下来。”曾佛赐说,“西屿外流人口多,特别年轻人,但无论到哪里,他们都关怀着家园。”2011年到2012年间,他参加当地一个社区营建方案,拍了“银发族”舞蹈活动短片,还获了奖。那时起,他发现家园确有许多值得记载与共享的人和事。

跟着网络社会化媒体在澎湖鼓起,曾佛赐作业之余开端测验这个新鲜事物。“咱们可能是澎湖第一个在网上发‘粉丝专页’的。”他说,开端发的内容是景色,逐步开端记载风俗活动,后来再聚集当地人的故事。自己没受过专业拍照练习,但越来越称心如意,主页内容不断充分,并且坚持不要太多商业元素参加其间。

在自己收集的故土人与事中,曾佛赐形象最深的是80多岁白叟种凤梨的故事。“凤梨成长期要一年半,阿公83岁时,凤梨成熟了,但卖不出去,他也没有途径,便是凭一股傻劲种。我感觉自己和这位阿公很像。”曾佛赐说,自己在主页上共享阿公和他果园的相片,召唤网友采摘购买,成功帮白叟处理了“凤梨之困”。

曾佛赐在运营主页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支撑和协助。2011年刚开端时,他就想买单反相机,2014年在主页上发起了一场募捐。“其时有30多个同乡汇款给我,最多有5000块(新台币),最少也有200块。他们简直都是在外作业的澎湖人。”曾佛赐说,他十分感动,也分外珍爱经过乡情建立起来的这份信赖。

这台相机成了曾佛赐建立拍照作业室的主力设备。作为拍照迷,他也很想到大陆旅行,最想去云南大理。还有朋友邀他去西藏拍照,曾佛赐一向记住这件事。

有媒体称曾佛赐是澎湖西屿的“在地记者”。展望未来,他计划持续将这个“记者”当下去,还期望找到情投意合的人一同运营这份工作。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