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黄河两岸是我家】中卫市常乐镇常乐村磨面碾米 寻味家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1-26 09:51:54 来源:自媒体 作者:人民网

原标题:【黄河两岸是我家】中卫市常乐镇常乐村:磨面碾米 寻味家园

【编者按】

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名。

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流经397公里,过中卫、吴忠、银川,由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流经宁夏五市中的四市。尽管流经宁夏境内仅占其总长的十三分之一,但黄河母亲却将最大的恩宠赋予宁夏,造就了自古便名噪一时的塞上江南。唐代诗人韦蟾千年之前已咏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佳句。

秋末冬初,宁夏新闻网记者沿着黄河岸边一路行走,从头感知母亲河的温度,见证黄河岸边百姓日子的巨大变迁,捕捉那些寻常日子中的美好。

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常乐村:磨面碾米 寻味家园

11月1日一大早,咱们刚刚来到村口,便听见一阵轰隆隆的机器动静,一间老旧的民房外,六七个大妈大爷一边自觉排着队等候磨面碾米,一边家长里短的聊着天。

米面加工坊里,充满在磨坊空气里的粉尘,把刚过40岁的詹翠霞的脸和手都染白了,她正在帮客人磨面粉,随后将一篓篓的白面倒入鱼皮袋里,再帮乡民装上三轮车,笑嘻嘻说着再会。

这家米面加工坊运营已有30余年时刻,曾经由詹翠霞的婆婆兴办,现如今她接手也有十多年。每年的新年前会是她一年中最忙的时分,平常的日子,她每天早上八点多来,下午五六点就关门回家了。

“现在家家户户日子好了,土地都流转了,来磨面的人比曾经少了许多,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积累的老熟人,曾经人多的时分一天连喝水都顾不上,现在就早上人多一点。”詹翠霞一边忙一边说。

近年来,乡村城镇化开展让乡民们有了更多挑选,村子的年轻人都挑选进城打工日子,留守在家园的大多都是白叟。乡村的磨坊也只要少数的在坚持,许多人觉得这个生意现已不景气了。

“咱们一年的收入也就四五万元,挑选坚持,一个是为了周边这些乡里乡亲可以吃上定心粮,一个是不忍抛弃婆婆从1985年坚持到现在的这份心意。就像我身上这层白面,这才是真实的乡土气息。”詹翠霞说。

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门前,一位大叔将三个蛇皮袋子搬下来。他从刘营村骑车过来,将麦子从机器入口处倒进去,不一会儿就磨出了洁白的面粉。

“从这家店开业起,我就在这儿磨米面,一向没换过当地,这么多年了,图的便是定心。乡村磨的面,要比买的制品更有滋味,不含添加剂。”大叔笑着说。

等候磨面的大妈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现在许多人不再挑选磨面,直接买制品,但滋味远远比不上自己磨的面粉的滋味。”

“屯粮吃完了,也就该买制品粮了,但就吃不到这原滋原味的家园滋味了。”(记者 王莹 祁瀛涛 杨泠然 李姿睿/文/图/视频)

詹翠霞承受记者正常采访

(责编:赵茉钰、宽恕)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