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公祭日前夕三百名中外人士步行重走前史与平和之路
本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作82周年,在第六次国家公祭日前夕,11月30日晨,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留念馆(下文简称江东门留念馆)主办的第四届“南京安全区”国际平和步行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办。盘绕着82年前正义外籍人士为南京难民设下的“维护区”,300位中外人士步行重温了这段前史与平和之路。
1937年,侵华日军攻破南京前夕,20多位留守南京的正义外籍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为界,在战火中的南京市中心设下一片“安全区”,先后维护了25万多名南京难民,使他们免遭杀戮。
11月30日,300位中外人士步行重温了这段前史与平和之路。 泱波 摄
江东门留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为了留念这段“无国界”人道主义爱情,从2016年起,留念馆在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前夕,都会安排国际平和步行活动,“边走边看,重温前史,感触今天平和的来之不易。”
当天的步行线路全长8.2公里,盘绕当年的“南京安全区”鸿沟: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动身,途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五台山丛葬地、拉贝新居、鼓楼医院、宁海路5号、宁海中学终究回到南京师范大学。
仅仅,跟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年事已高,在步行的部队中,越来越少的“老面孔”令人黯然。不过,虽然已年过九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本年仍坚持参与了步行活动。在儿孙的搀扶下,白叟哆嗦着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围巾,“魏特琳小姐,我又来看您了!”
人们感念当年在南京留下人道主义关爱的国际友人。 泱波 摄
魏特琳是其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不管个人安危,抛弃脱离南京的宝贵机会,在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维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免遭损伤。
其时年仅10岁的葛道荣和两个弟妹,就是在魏特琳等国际友人的维护下,躲过杀戮的幸存者。虽然曩昔八十多年,葛道荣对这段恩惠仍然铭肌镂骨,“魏特琳小姐给咱们的是‘涌泉之恩’,咱们现在能做的也仅仅‘滴水’相报。”
年过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围巾。 泱波 摄
在本年的步行部队中,也有更多年青人和外国友人的参与。
19岁的奥地利高中毕业生Linus Mayerhofer,是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留念馆的一名国际志愿者,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他和记者说,“从本年八月份来到南京,经过志愿者作业,对南京大屠杀也有了一些了解。但以实地看望来感触这段前史我觉得更有意义。”
“在今天的国际,平和特别值得咱们沉思和讨论。经过了解前史,咱们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平和的内涵意义。”正在南京大学任客座教授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日耳曼学系Burckhard Duecker教授,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很快乐看到渐渐的变多的各国年青人乐意‘挨近’前史,这是一件功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