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黄庭坚此作一出草书境地为之一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01 19:43:06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书法《廉颇蔺相如传》白纸本,纵32.5厘米,横1822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收藏 。

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减。卷尾无书写编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 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 “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收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此卷是传世黄书中的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草书发展到盛唐,狂草老练,在活动中求得笔法、节奏、线条、结构的丰厚改变,成为草书不行移易的定则。黄庭坚是钦服唐人狂草的,对张旭、怀素都有会意之论,自言“得藏真(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谛观数日,恍然自得,落笔便觉超异”。

无疑,黄庭坚对草书笔法的深入知道和把握,当是“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的。他在《跋此君轩诗》中写道:“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环绕,遂号为草书可,不知蝌蚪、篆、隶同法赞同。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他碌碌耳。”

以黄庭坚的颖慧与才力,不至体会不到唐人草书的要义,但是他的草书却一改唐人旧法,速度怠慢,略加抑扬,在许多地方抛弃线条的接连而着意于空间的支配,成果构成与唐人截然不同的一种风格,“草书之法,至此又一变矣”(姜夔语)。黄庭坚的草书,线条中豪放的气势当然不能与唐人比较,但空间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气量和改变的丰厚性,却不让于唐人。

黄庭坚不喝酒,其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笔。然其参禅妙悟,虽多理性使笔,也能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进入挥洒之境。而其用笔,相形之下更显沉着娴雅,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有学者评:“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地一新”。黄庭坚所作诸草书帖,乃真得其妙理,也正由此,黄庭坚创始出了我国草书的又一新境。

释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较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行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不决,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故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故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必然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认为其人勇士,有谋略,宜可使。所以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行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怎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物归原主。赵王所以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佳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行得。议不欲予秦璧,臣认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行。所以赵王乃斋戒五日,青鸟使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佳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