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鸟何处落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08 10:39:26 来源:自媒体 作者:畅游世界

原标题:鸟!何处安家?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授权转载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本文由阿拉善SEE基金会特约制作

2019年7月5日,我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位于盐城沿海湿地。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湿地的重要性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这里常常遍布沼泽、蚊虫滋生,实在无法想象有朝一日,它竟能和九寨沟、黄龙、天山、神农架等声名显赫之地一起,跻身于同一份遗产名录。

但实际上,正是这样一片土地,却是数以万计的水鸟不可替代的家园。

麋鹿自由奔跑在盐城黄海湿地|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这里的泥滩、沼泽和沙洲中,生长着许多芦苇、碱蓬(盐蒿hāo)、米草和鱼、虾、蟹类。

丰富的动植物吸引了大批鸟类,使这里成为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同时也是濒危物种最多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澳大利西亚一般指大洋洲的一个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置|制图@王朝阳&赵榜/星球研究所

据调查,盐城沿海湿地有超过600种高等植物和1500多种动物,包括湿地及近海鱼类近200种,鸟类近400种。

对这些鸟类而言,这里是不可多得的港湾。

在盐城湿地栖息的琵鹭|图片来自@VCG

I

港湾

在湿地中充满着各种鱼、虾、贝、螺、蠕虫和水生植物,鸟类常常云集在此,戏水觅食,场面颇为壮观。

请横屏观看,在湿地边嬉戏觅食的黄嘴白鹭| 图片来自@野鹤荒踪

以盐城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为例,滩涂湿地受到海洋潮汐影响形成明显分带。按照植被覆盖情况,依次分布着禾草滩、碱蓬、米草光滩生态系统。

盐城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示意| 制图@赵榜/星球研究所

禾草滩中的植被以白茅和獐毛为主,也常混有芦苇和碱蓬,底栖动物种类较少,更适合陆地鸟类活动。

呼伦贝尔乌兰诺尔湿地的芦苇丛|图片来自@VCG

碱蓬滩中的植被以碱蓬为主,底栖动物以螺类为主。

辽宁盘锦湿地中生长着大面积碱蓬,每到秋季由绿变红|摄影师@颜景龙

光滩缺乏植被,以藻类、贝类、甲壳类和底栖动物为主,退潮时大量的螺、蟹、沙蚕和蛤(gé)类纷纷露出滩面,还有一些未能随潮流入海的鱼、虾成为鸟类的大餐。

蟹在光滩上活动|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湿地是块宝,藏有丰富的食物,可这宝还得凭本事才能找到。水鸟通过长期演化,进化出了适应湿地生活的各种特征。

勺嘴鹬(yù)的黑色小嘴像一把勺子,能轻易翻动泥土,找出藏在里面的昆虫虾蟹。通过在浅水处来回咂嘴扫动,它可以过滤出沙蚕等海水里的小动物。

自带餐具的勺嘴鹬|摄影师@张明

如果说勺嘴鹬的嘴是把小短勺,那么黑脸琵鹭的就是把大长勺。它迎着水流,将嘴尖插入水内,通过脑袋左右晃动来搜索猎物,浅层细小的生物很快就一一落网。

黑脸琵鹭|摄影师@朱兴超

不同于前面两者扁平的嘴,中华秋沙鸭橙红色的嘴细长而尖锐,尖端还像鹰隼一样有个小钩,这样就可以捉住光滑又机敏的游鱼,嘴的边缘有成排的锯齿可以有效的预防猎物滑落。

游泳的中华秋沙鸭|摄影师@杜卿

大型涉禽鹳(guàn)类鹤类以鱼、蛙等大型水生生物为食,它们的嘴尖锐粗壮,像一把鱼叉。它们常常伫立水中静伺良机,一旦发现目标,捕食动作精准凌厉 。

请横屏观看,湿地中站立的东方白鹳|摄影师@王建民

为了获得分布在不同水深的食物,水鸟的腿脚等相关部分也发展出了适应特征。只在泥滩地或者浅水域活动的鸻(héng)鹬类水鸟是小短腿,它们的喙和颈也都比较短。

在浅水中活动的黑尾塍(chéng)鹬|摄影师@朱冰润

身材高挑的鹭类、鹳类、鹤类凭借一双大长腿行走在深水域,修长的脖颈和长长的喙不仅是一道靓丽风景,还能极大地方便觅食。

请横屏观看,姿态优美的丹顶鹤|图片来自@VCG

再深的水域就属于泳者的地盘,游泳潜水健将雁类鸭类拥有相对后移的短腿,趾间也有各种类型的蹼,这样一来,水中不同深度的食物都能尽入它们口中。

青头潜鸭|图片来自@武汉观鸟协会

鸥类往往拥有长而尖的翅,善于飞行,它们在水面上下翻飞,发现猎物时,立刻如箭般从空中飞入,用强壮的喙捕获食物。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摄影师@陈水华

中华凤头燕鸥亲鸟与雏鸟|摄影师@杨卫光

湿地不仅仅给鸟类提供了温暖的港湾,也为长途旅行路过此地的候鸟提供食物,是它们冒险之旅的中途驿站。

II

驿站

北方的夏天光照时间长,利于育雏;花草茂盛、生物繁多,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可到了冬天,北方气温下降、气候恶劣、食物匮乏,许多鸟类就不得不离开繁殖地,到南方去越冬。

请横屏观看,大批遗鸥来天津滨海新区越冬|摄影师@王建民

这是一场漫长而危险的旅程。

全世界已知的有9条主要候鸟迁徙路线,候鸟迁徙距离从几百千米到上万千米不等,北极燕鸥是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鸟类之一,行程可达2万多千米。陆地鸟类的迁徙速度平均每小时30-70千米,海洋迁徙鸟类的速度会更高一些,大约每小时近70千米。

请横屏观看,全球主要候鸟迁徙区|制图@王朝阳&赵榜/星球研究所

如此漫长的旅程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而迁徙期间鸟类消耗的能量全都来源于体内的脂肪。所以,在迁徙前鸟类要储存脂肪,长刺歌雀在迁徙前累积的脂肪可达其体重的50%。一些途中无法获取食物的鸟类,它们在整个迁徙过程中不能停歇,所以要贮存的脂肪会更多一些。

灰白色的斑头雁是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摄影师@山风

而大多数鸟类会在沿途停下休息和补充能量,它们可以用很快的速度迅速重新积累脂肪,以备接下来的旅程,沿途栖息地对候鸟完成迁徙起及其重要的作用。

请横屏观看,停歇在福州兴化湾的琵鹭群|摄影师@卢国成

每逢迁徙季节,国内沿海湿地总会涌现大规模的迁徙鸟群。据不完全统计,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存在着约100万只黑腹滨鹬、29万只大滨鹬以及上万只其他鸻鹬类。

在我国沿海湿地停留的黑尾塍鹬|摄影师@朱冰润

勺嘴鹬全球数量不超过600余只,其中约一半都会来黄(渤)海湿地这一地区觅食、换羽,停留长达3个月。它作为一种栖息地非常固定的候鸟,几乎不会变更迁徙路线与途经暂留地。

勺嘴鹬在湿地觅食|摄影师@张明

世界上每年有几十亿只候鸟在秋季离开它们的繁殖地,但有一部分却将永远消逝在迁徙路线上,无法顺利抵达越冬地,这是一场勇气与智慧兼备的冒险。

然而这片属于鸟类的家园和驿站,却正在面临危机。

III

危机

自1988年以来,全世界已知的1.1万种鸟类中,至少40%的鸟类数量在减少,平均每8种鸟就有1种面临灭绝的威胁。青头潜鸭全球只剩下不到1000只,中华凤头燕鸥现存仅百余只。2014年极危鸟类勺嘴鹬的繁殖种群仅仅只有210-228对,即使算上不能参与繁殖的其他年龄段个体,全部种群也仅有661-718只而已!

中国滨海湿地受威胁鸟(部分)|制图@赵榜/星球研究所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拥有368个物种,是9条主要迁徙路线上物种数量最多的区域。但是,此路线上覆盖了22个国家,众多的人口和迅速发展的经济使这里成了全球最受威胁的路线,50%已知的水鸟种群数量下降。

据调查,栖息地破坏是造成鸟类减少的根本原因,土地开垦导致栖息地大量减少,污染导致栖息地质量下降。昔日的家园正在失守,鸟儿被迫流离失所。

大规模的围垦填海造成滨海湿地迅速减少,候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往返在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之间的大滨鹬种群数量曾经高达38万,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下降了78%

请横屏观看,大规模填海破坏湿地,威胁鸟类生存|摄影师@王建民

除此之外,森林砍伐、入侵物种、非法捕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也都威胁着鸟类的生存。

被人类毒杀的鸟| 摄影师@王建民

鸟儿被人类布下的鸟网困住| 摄影师@王建民

如果有一天,生机勃勃的春日不再有鸟儿吟唱,这样是否太过寂静;如果有一天,浩瀚无垠的天空不再有鸟儿飞翔,这样是否太过单调;如果有一天,缓缓流动的水边不再有鸟儿嬉戏,这样是否太过孤单。

希望,没有这一天。

为了没有这一天,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了“任鸟飞”生态保护项目。他们将在2016-2026 年期间,优先保护超过100块亟待保护的湿地、24种珍稀濒危水鸟。

请横屏观看,项目中优先保护的武汉府河湿地|摄影师@胡金华

截至2019年7月,“任鸟飞”项目共支持了49家机构,累计在60个保护空缺湿地上,通过湿地巡护、鸟类调查、威胁监测、自然教育等开展守护行动。

解救被网困住的鸟|图片来自@武汉观鸟协会

该项目共累计开展湿地巡护和鸟调近3000次,保护约2000平方公里的鸟类栖息地;提交鸟类调查记录超过8万条,共记录600多种鸟;提交盗猎、污染和开发建设等威胁记录超过1000条;开展自然教育活动400余次,累计覆盖超过12万人次。

燕鸥种群人工招引与种群恢复项目实施现场|摄影师@范忠勇

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获取如此庞大的自然资源、创造如此丰富的科技和文明,但更大的能力也代表着更大的责任,守护这颗星球的责任。

在腾讯99公益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诚挚地邀请大家共同参与到“任鸟飞”项目中来,一起为保护鸟类贡献一份力量,重新筑建鸟儿的家园,也是筑建我们自己的家园。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