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菜篮子”装载粤澳两地情
新华社广州12月19日电(记者丁乐)早上八点多,家住澳门大三巴邻近的陈太上街买菜,照旧选择了一只麻黄鸡,“我们家都喜欢吃鸡肉,这个皮黄肉嫩”。
这只麻黄鸡来自2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云浮市。清晨两点,温氏佳润食物有限公司供给的冰鲜鸡、熟鸡,在广州海关部属罗定海关关员的检疫监装下,装车运往澳门。
包含鸡肉在内,数百吨瓜果蔬菜、生猪活牛和鱼虾冻禽等,每日经珠海拱北口岸的鲜活产品“绿色通道”抵澳,一大早就能装进澳门同胞的“菜篮子”。
作为供澳食物农产品的首要来源地,广东供澳各类鲜活产品从未发作过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既保质又保量的背面,有高技能加持的绿色源头,有专业处理的集约化加工,有通关便当化的查验把控,更有内地久远的厚意与暖意。
在离拱北口岸约十公里的供澳水培蔬菜栽培基地内,珠海农控日菱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锋说,基地种有十余种即食型沙拉用蔬菜,从种苗到收成二三十天即可,四季采摘不歇,年产数十吨。
这得益于其引入的水培技能,无需土壤和农药,全封闭育苗体系下可调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水培板厚度、栽培距离、营养液配方与温度也都因“菜”而异。
对这些蔬菜,拱北海关部属香洲海关查验科关员丘丽欢并不生疏。检查出产记载、病虫害防治等,关员随机巡查,完成了从培养、栽培、摘取、包装到配送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回归以来,澳门商场对鲜活产品的需求渐渐的变大,商企“散兵”供给形式也随之改动。2012年2月,1万平方米的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建立,上百种全国各地供澳蔬菜基地的制品在此加工配送。
晚上10点,加工配送中心仍然灯火通明。分拣、装箱、贴单、装车,档口主罗仕菊和工人繁忙着。白色泡沫箱上的存案标签,标有加工企业、登记号、蔬菜种类及分量、出产日期等。
“一旦澳门方面发现菜有问题,就能依据存案标签、出货单等,追根溯源。”香洲海关副科长庞曜昆说。关员在装箱前抽检,装箱后监装,并在发车时施加封识。
除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外,珠海还建有供港澳水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供港澳生果加工配送中心,三大加工配送中心与湖南、湖北、云南、山东、宁夏等十几个省区的种饲养基地签定质料购销协议,既加强源头监管,又处理供给问题。
从各加工配送中心动身,鲜活产品终究被运载过关到澳门。卡车司机吴卫成的责任,就是赶在早市前,将果蔬运到澳门的批发商场。从业十四年来,他收工的时刻越来越早。
拱北口岸鲜活产品通道从早上7点提早到6点敞开,建立鲜活优先处理窗口,直通放行、24小时预定通关、会集申报,飓风天也组织“专人专岗”查验……一系列通关便当化办法保证供澳鲜活产品争抢“鲜”机。
据拱北海关计算,自澳门回归以来,内地经珠海口岸共向澳门供给蔬菜约19万批,近130万吨;供给生果约6万批,共41万吨;供给水产品约62万批,近37万吨;供给活畜约7万批,共244万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