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为何会被称之为“梅瓶”呢?
这是一个在学界仍有争议的风趣问题。
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梅瓶的得名是因为口小适于插梅花。
子仁以为,实际上,梅瓶并不只合适插梅花,一些明代图画显现,梅瓶是能够插莲花等花卉的。
清代 郎世宁 《午瑞图》绢本设色 140×8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可是,梅瓶的得名必定与插梅花有关。
在子仁看来,文人赏梅追崇梅花的瘦和稀少姿势。梅瓶姿势丰腴,恰恰可与瘦梅构成激烈比照,耐人寻味。梅瓶由此,从审美意象改变成一种器物称号。所以说,梅瓶得名是不断附加文明概念,渐渐挑选的成果。
在“梅瓶”一词统一天下之前,梅瓶有着杂乱的身世布景。
依照子仁考证,在唐代,梅瓶或许就被称之为“瓶”。北宋时,梅瓶被叫做“壶”“瓶”“坛”。两宋时期所说的“酒经”和“经瓶”,也是梅瓶重要的曾用名。
前史记载,北宋时期,山西太原一带的“晋安”人运用“酒经”来称号这种器物,并逐步流传开来。南宋时,这种器物流传到江南,“酒经”“经瓶”被讹转为“酒京”和“京瓶”。
梅瓶的功用,也并非只是用来插花。
以往研讨将梅瓶的功用归为四类,即实用器说、随葬品说、摆设物说、综合性功用说。子仁在研讨后,则将其概括为三类:实用功用、礼仪功用、审美功用。子仁以为,不同前史阶段,梅瓶的功用有所改变,即使是在同一前史时期,梅瓶的不同功用也常常有所堆叠。
在实用功用方面,梅瓶的器型特征合适盛贮挥发性液体。就现在材料可知,隋代皇室贵族们运用玻璃梅瓶来盛香水(蔷薇水)。唐代,盛酒成为梅瓶的最首要功用,梅瓶因而逐步成为日常酒器。
辽晚期,河北宣化辽天庆六年(1116)张世卿墓M1后室南壁西侧岩画
五代至北宋,梅瓶与酒注、台盏组合运用。在辽代的器物组合中,台盏多为盘盏。从北宋晚期至元明,玉壶春瓶、酒杯等酒具参加到这一组合内。这一演化进程也从旁边面反映了梅瓶盛贮的酒质量发生了严重改变:从酒精含量低的酿造酒,变成了酒精含量大幅度进步的蒸馏白酒。
南宋《大藏经》“截膝阴间”故事变造像“沽酒”,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大佛湾17.21号窟
梅瓶的礼仪功用体现为冥具和供器。作为冥具的梅瓶,首要与儒家重礼的正统要求有关,一起被唐宋时期堪舆家运用,体现出必定的风水意义。咱们正真看到的现象是,随葬梅瓶,在唐代至宋辽前期,从华夏向北、向南分散;宋辽晚期到金元时期,整个北方较为密布;明代,南边也较遍及,而出土首要会集在北京、南京两个首都区域以及皇室宗亲地点区域;明代后期,体现阴阳风水观念的随葬梅瓶所代表的葬俗走向式微;清代,梅瓶随葬根本绝迹。
绝大多数墓葬梅瓶开端都装有酒、水、油等液体,或许与“冥具神煞”中的“三浆水”“仪瓶”“五谷仓”等有联系,具有吸引、安慰亡灵的效果。
除冥具外,梅瓶还可当作墓葬、释教供器。至少从北宋晚期和辽代晚期开端,直到明代,上自国家祭礼,下至宗族丧仪,陶质和银质的梅瓶在尘俗祭祀场合一向作为供器运用。此外,梅瓶还见于某些祭神典礼。
南宋晚期银质带盖素面梅瓶,高22厘米,浙江衢州郊区瓜园村南宋德祐二年(1276)史绳祖配偶合葬墓出土
梅瓶的审美功用体现为插花、清供、摆设等。从酒瓶向花瓶的改变,与宋金时期赏花喝酒的风气有关。开端用盛酒的梅瓶插花是偶尔行为,终究改变为社会化的文明行为。宋元明时期的文人骑马、家丁挑酒,构成了所谓“携酒寻芳”体裁,成为体现文人游春的绘画著作中最常见的形象之一。许多图画标明,梅瓶插花在元明时期更为昌盛。
南宋《花坞醉归图》,绢本设色,23.3×2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早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携酒寻芳图梅瓶,广西桂林市东郊明嘉靖四年(1525)靖江安肃王朱经扶配偶合葬墓出土,桂林市博物保藏
除了插花,梅瓶还可作为朴实的欣赏器。当梅瓶首要作为实用性盛酒器而很多运用的时分,一些质量较高的古代梅瓶被古董化。明代前期现已呈现专门用于欣赏的梅瓶。清代,至少是在康熙年间,梅瓶成为插花器和欣赏器。插花和摆设的审美功用关于梅瓶在器型、原料、饰纹、神韵等方面的全面改进和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效果。
宋人(传)《猫戏图》,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晚期福建脱胎金漆彩绘九儒图梅瓶,高27.3厘米,广东省东莞市博物保藏
旧说以为,梅瓶终究定名是在民国时期,而子仁以为,晚明清初,梅瓶的称谓应该已被确定。在1713年的《万寿盛典》中,记载有康熙六十大寿的礼单,其间就有多件梅瓶。
陆军,字子仁,1967年生。2006年在我国艺术研讨院研讨生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我国艺术研讨院美术研讨所副研讨员,先后进入中外雕塑史、工艺史、陶瓷史、饰纹史、书画史等研讨范畴。2014年由广西美术出书社出书其专著《我国梅瓶研讨》。
补白:原文宣布在《保藏》杂志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