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极行·队员日志|气旋+涌浪,雪龙号驾驶台观“4D大片”
“雪龙”号飞行激起巨大浪花。汹涌新闻南极科考特派记者 何锴 图
要说调查队员们在船上最惧怕什么,“晕船”肯定位列第一。“雪龙”号自完结中山站第一阶段卸货使命回来霍巴特途中,屡遭风波检测,这可让不少队员饱尝波动之苦。
12月12日,“雪龙”号刚刚离别浮冰区,还未进入魔鬼西风带,就正面遇到了一个大气旋。因为气旋所在位置正好处于“雪龙”号必经航线上,而且继续时间长,“雪龙”号避无可避,只能正面通过。12月13日清晨,记者在驾驶台看到,前方海面处处翻涌着白色浪花,“雪龙”号下面似乎有一只巨手,不时的将船身渐渐抬起,然后再重重砸向海面,有时候船头压起的水花能够打到近20米高的驾驶台,着实恐惧。
12月14日,气旋东移,“雪龙”号遭受的风波逐步减小,接下来,“雪龙”号将穿越西风带抵达霍巴特。依据气象预报,前方航线上没有大气旋,风波并不大,估计浪高仅有两米左右,关于刚刚遭受了四五米风波检测的调查队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南半球西风带,坐落南纬45度到60度邻近,终年盛行五级到六级风,又称“魔鬼西风带”,是我国每次南极调查队进出南极的一个海洋“屏障”。依据我国第36次南极调查方案,“雪龙”号将6次穿越西风带。
合理咱们为西风带这次“给面子”而感到高兴时,12月18日晚上,船长朱兵通过全船播送告知了咱们一个坏消息:“明日通过一个大的涌浪区,浪高估计5米,继续24小时。”朱兵还在播送提示咱们,将物品固定好,而且不要到甲板上去。真是好事多磨,许多队员的心一会儿揪了起来。
“雪龙”号飞行中。汹涌新闻南极科考特派记者 何锴 图
12月19日,涌浪按期而至,因为侧涌,“雪龙”号不像之前的前后摇晃,而是左右剧烈摇晃。上午一睁眼,发现房间里摞好的矿泉水、饮料等纸箱现已在地上四散的躺着了,矿泉水瓶散落一地,要知道一箱饮料有十几斤呢,由此可见船晃动的有多凶猛。
来到五楼会议室,左边的一排椅子现已悉数倒下,齐整整的和人为摆放的一般,我本想上前扶起来恢复原状,但想到船还得晃,一会还得倒,所以打消了想法,先任其躺会吧。
到了下午,船的晃动仍是没有削弱,在房间里不时的听见有东西坠落在地上,还有椅子与地板冲突的声响。人站在房间里,假如手边没有抓东西,双脚就会不听使唤,能跌跌撞撞的从东头晃到西头。即便坐在凳子上,也常常连人带凳子在地板上“冲突”。
来到顶层的驾驶台,机动驾驶员刘少甲正在值勤,这里是全船视界最好的当地,但此刻却让我感到有些晕厥。一方面是因为船的楼层越高,晃动得越凶猛。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视界开阔,反而有了更好的参照物,跟着船身侧摇,远处的海平面不断歪斜,很快消失在窗户中,又渐渐呈现,向另一头歪斜,感觉就像观看4D电影,身体和视觉得到了两层“影响”。
“你们不晕船吗?”
“船员从不晕船。”刘少甲先是一脸严厉,然后又笑着对我说,“晕船也没办法呀,不管多大的风波,值勤船员有必要坚守岗位,哪怕一边吐一边值勤。”
船医张俊峰在第一次穿西风带时晕得不轻,此次的风波相较前次更大,但他反而没有晕船,“最难过的是第一次穿西风带,现在咱们应该都习惯船上生活了。”张俊峰说,从现在来看,队员们的状况遍及还好,乃至没有人来找他开晕船药。
尽管航路波动,但船上的文体活动却绘声绘色地展开里起来。从12月11号开端,调查队使用时间短的窗口期,趁着风波有所减小,见缝插针的组织了兵乓球竞赛,现在通过三场竞赛,现已初分输赢,方案在抵达霍巴特前决出冠亚军。此外,“南极大学第二学期”也于12月18日正常开课了,35次中山站越冬队员赵福、张正刚分别向咱们叙述了气象预报和医疗常识。
“雪龙”船外正波涛翻滚,船内,咱们的南极科考队员在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证明——西风带,并不可怕。
(11月19日于“雪龙”号,作者系第36次南极调查队队员、我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
(本文来自汹涌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汹涌新闻”APP)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