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旧日黄山是我师今天黄山是我友刘海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4 00:21:35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艺术体现应该像蚕吃桑叶,吐出来是丝。要画山则灵之,要画水则动之,得翰墨之会,能絪缊之兮。

——《黄山谈艺录》刘海粟

刘海粟

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兴办上海图像美术院

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校园

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

1952年院系调整后

任华东艺术专科校园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声誉院长

上海美术家协会声誉主席,我国美术家协会参谋

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颁发“出色成就奖”

意大利欧洲学院颁发“欧洲棕榈金奖”

曾任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

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海粟《黄山全国奇》137×68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款识:黄山全国奇,黄山全国秀,昔为黄山师,今为黄山友,黄嶽三千仞,云烟走龙蛇,铁笔写春秋,神州同歌颂,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寄美国洛杉矶奕涵兄存念,刘海粟并题。

钤印:海粟永存(汉族文)、金石州寿(白文)

刘海粟,被人们称为“画坛权威、艺教宗师”。

在人们的眼中,刘海粟是东方的毕加索。

因了他的终身,我国现代美术史才得以颜色斑斓。

近现代以来,中与西、古与今的艺术门窗,豁然对应洞开,可资的学习与交融,延伸出多种可能性。但是,一个有特性气质,有才思的艺术家,绝不会在中与西,古与今的艺术之间含糊、混沌的游走。而是于相较之下有清楚、深入的知道与了解,从而在凸显各自底子特点上有尺度的掌握与实践,交融、嫁接而不同化,生发而不弃底子。艺术自始至终、由外至内,最重要的无非是对尺度的掌握,非涵养、知道与才思、胆略兼具而不行。

刘海粟《云移怒翼博千里》166×88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他可谓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兼擅油画、我国画、书法以及艺术史论,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就。他的泼墨、泼彩山水,苍古沉雄,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往往墨彩飘动,气格雄壮,独具匠心。他保留了底子的传统翰墨程式,即:翰墨的独立审美功用,而脱离了传统严谨的勾描与皴染等技法。而大块的泼墨与泼彩,融入了西画的自在与笼统元素。墨的变幻与奥秘,彩的朴实与跳动,构成激烈的黑白灰,朱青绿的比照。大气磅礴,耳目一新。使传统我国山水画换宣布繁荣发奋向上。

刘海粟《松下知音》82×162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刘海粟终身独爱黄山,终身最重要的著作也多以黄山为体裁,能够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在。从1918年至1988年,跨度达70年之久,简直包含了刘海粟终身的艺术实践活动,从“旧日黄山是我师”,到“今天黄山是我友”,黄山见证了刘海粟汹涌澎湃的艺术人生。

刘海粟《孔庙汉柏》145×72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刘海粟为何终身钟情黄山?看完这期人物专题,你或许会有答案。

年轻时,刘海粟就注重写生,倡议校园开设写生课。在今人看来,写生并不稀罕,但我国绘画自古就注重描摹。在上世纪之初,少有人发起对景写生。

1918年,刘海粟首上黄山写生,惋惜并无画作存世。上世纪20年代,他第2次登临黄山,也并未留下画作。

1935年,刘海粟从日本归国。在日本接触到欧洲绘画后,他开始于发明中测验印象派的技法。他三次登上黄山,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著作,如油画《黄山》、国画《古松图》《朱松》《孤松》。

1954年秋,刘海粟第六次登临黄山,在散花坞和玉屏楼住了三个多月。他从不同视点,把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飞瀑、泉潭收入笔下。他一手拿国画笔、一手拿油画笔,将中西绘画相互浸透,融会贯通。体现水势向来是绘画中的难题,刘海粟奇妙地运用了水泼法,稠密的墨色不光体现了水之形,更有水之势。其间还以赭石绘就溪石加以装点,水之汹涌呼之欲出。

刘海粟《黄山松云图》136×70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海粟两次中风。他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并静心作画、写字,苦练底子功,重复考虑怎么闯出新路。他凭着早年六上黄山所堆集的资料忆写黄山。泼墨、泼彩的新技法,正是在那段艰苦年月里根究磨炼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写遍晴峦我始还”的刘海粟再次登临黄山,他废寝忘食,对景挥毫,和天然比赛,和自己比赛。刘海粟的女儿、画家刘蟾说:“尽管父亲其时年事已高,但他一上黄山就热血沸腾,笔停不下来。”

1988年,“年方九三”的刘海粟敞开了他终身中最重要的黄山之旅,登上了其个人艺术的“天都峰”。十上黄山的他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作画不辍:“我爱黄山,画天都峰都画了好多年,它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无量的改变……我每次来,每次都有新的知道,有画不完的画。”

刘海粟《黄山全国无》68×136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他用‘离形得似’的方法,以虚的云流来逼真,来阐明生命里奇妙得难以描绘模仿的真实感,不寻求外表的润滑满意,而出色繁荣向上的壮伟气味。”石涛《画语录》中“动之以旋”四个字对他处理这幅画颇有启示,整幅画“每块平面、每条线都是必要的‘语句’,使松树呼呼有声,看过之后,能常常往来于心中,期望使人先感到安静庄严,继而发奋,发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趣。那份“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境地与黄山的气韵相辅相成。泼墨和泼彩的妙相符合,不只显现了他的气势和胆略,更为当代我国山水画的发明供给了一个新的典范。

刘海粟为何终身钟情于黄山?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黄山画中有许多自己的影子,详细而言一是旷达、豪放的品质符合,二是天真烂漫的情怀寄予,三是不息变化和立异精力的应和。”“不息的变化”是刘海粟早年在上海美专时期就留下的名言。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他曾出任院长的南京艺术学院校训中的一句。

刘海粟《斑驳陆离真似梦》137×68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款识:斑驳陆离真似梦,泉声云浪梦如真,仙乡妙景心中画,十上黄山象又新。戊辰之秋泼彩黄山信手拈来为所欲为。昆陵刘海粟九十三岁。

刘海粟终身十上黄山,留下的著作有小景,也有大画;有油画,也有国画。他用泼墨、泼彩、白描等许多方法来体现黄山的奇幻风光,用不同的艺术言语寻求他心中的黄山。从依形写真,就任心发明,从“搜尽奇峰打草稿”到老年的雄视千古、气吞天地,在他的黄山著作中能够窥见一个大时代的亲历者于中西艺术兼容并包的海纳胸襟。

海老画黄山画了70年,咱们我们能够明晰地感触到他艺术之路的变迁:从早年中画、西画的爱憎分明,到中期中西交融的试验,晚年他尽管将两者分隔画,但他的我国画现已充沛吸收了油画的技法、用色和构图,而他的油画又呈现出东方哲学的神韵。”

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豪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体裁发明的著作,包含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逾越的品质精力,更可令人敬仰,引作启迪。

修改丨苏梓轩、沈珊

· 刘海粟

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

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

现代出色画家、美术教育家。

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

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势过人。

晚年运用泼彩法,颜色艳丽,气格雄壮。

·人物年谱

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毗陵:常州古地名)。

拿手油画、国画、美术教育。

自幼热爱书画,十四岁到上海入周湘掌管的布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

1910年在乡里办图像传习所。

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兴办上海图像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校园即南京艺术学院前身 )担任首任校长。

创始男女同校,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撑,选用人体模特儿和游览写生。

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

1919年到日本调查美术教育,回国后兴办天马会。

1920年10月赴日本到会帝国美术学院开幕大典,回国后著《米勒传》《塞尚传》等介绍西洋艺术。

1927年走日本,与日本画界人士交游。

1929年赴法国、瑞士,油画《森林》《夜月》等应邀展出于巴黎蒂拉里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取得国际博览会荣誉奖状。

1931年在法国巴黎克莱蒙画堂举行个展,在上海、南京举行个展,编译《国际名画集》。

1933年赴德国准备展出“我国现代绘画展览”。

1929年遍访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调查美术,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著作当选法国秋季沙龙与蒂勒黎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博览会荣誉奖,出书画册《海粟油画》。

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我国学院教学我国绘画“六法论”,举行“刘氏国画博览会”。

后又在巴黎克莱蒙画堂举行旅美画展,著作《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巴姆国家美术馆保藏。回国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举行个人画展,后又先后应邀在德国、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国举行画展。

1938年应中华书局之约,写成八十万言的巨作《海粟丛书》六卷。

1940年掌管我国现代名画筹赈博览会,并在雅加达、吉隆坡等地展出。

1947年在上海“我国艺苑”举行个展。

1952年上海美专改为华东艺术专科校园(后改为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出任校长,并努力中西绘画。

195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刘海粟油画国画博览会”。

1966年至1976年在“文革”中遭到虐待。

1979年文化部、我国美术家协会举行“刘海粟美术著作展览”。

1979年后复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声誉院长。

1981年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任为院士,并颁赠金质奖章。

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