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丹江口水库86岁移民三代人50年两次移民为了国家荣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6 16:20:21 来源:自媒体 作者:电商在线

原标题:丹江口水库86岁移民:三代人50年两次移民,“为了国家,荣耀!”

入冬了,丹江口的橘子又红了。

这几天,张强经常会看到86岁的奶奶殷秀兰,静静地坐在家门口,望着远方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单独入迷。她又开端顾虑沉入江底的那六十棵橘子树了。

1968年深秋,殷秀兰带着一家老小八口人,赶在水线抵达前的终究一刻,搬离了代代寓居的黄家沟,从此再也没能回去。

她曾天真地认为能将那六十棵橘子树一块儿迁走,但大队书记告诉她,水来得很快,没时间了。

几天后,蓄水线淹过了村子,一家人乃至没来得及将祖坟迁走。

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丹江口大坝的两次建造、蓄水,殷秀兰一家也阅历了两次搬家。和那些终究脱离丹江口,移民异地的人比较,原地后靠的殷秀兰一家现已算是走运的了。

江水带走了殷秀兰的橘子树,淹没了故乡,抹去了回忆,断绝了生计,代代日子在此的人们,第一次被驱赶着,投入到年代的激流傍边,守土重迁的不安,对未来的苍茫,贫穷、不幸,都伴随着越来越广大的江面,逐步展开来。

六十棵橘子树

假如丹江口不建大坝不蓄水,殷秀兰一家的身份,八成应该算是山民。

那个叫黄家沟的当地,深处湖北河南两省接壤的群山之中,交通不便,接连几个山头的住户,加起来也不超越十五户。

若要出山,得步行一天,先到汉江边,再坐船顺流而下,来到与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市。

那时的汉江狭隘却汹涌,从黄土高原一路飞跃南下,江上鲜有渔民出没。

殷秀兰一家八口人,住草棚,喝稀粥,生计全赖地里产出。

六十棵橘子树和零散几棵板栗树,是一家人悉数的收入来历。由于山高坡陡,很少能开垦出良田,整个村子一贫如洗,条件最好的家庭,也不过多养一两只羊算了。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端,丹江要建大坝的音讯就时断时续地在当地传开来,但咱们重视的并非移民,而是作业时机,建大坝需求发动十万工人。

不想,跟着发动组来到村里的,还有搬家队,大队书记把所有人叫到一块儿,宣告了一个决议,黄家沟要搬到9里地之外的生疏区域,“家里能带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全留下。”

殷秀兰问,地里的果树能带走吗?

大队书记摇摇头说,江上的水立刻就来了,来不及。

那是一穷二白的年代,能带的东西寥寥无几,被褥和锅碗瓢盆肩上一挑,整个家就跟着走了。临走时,殷秀兰摘了几个还透着绿的橘子,摆在祖先的坟前,几天后,当她再回去时,所有人东西都被水淹掉了。有人当场跪在地上,面朝江水声泪俱下。

水进人退

从来没有哪个大型水利枢纽,像丹江口这样好事多磨,前前后后继续了半个世纪。即便是引人注目的三峡工程,用时也只是不过二十年。

1952年,国家第一次提出从南边“借点水”的主意。6年后,丹江口大坝正式开工建造,途中由于苏联撤走专家等问题罢工数次,一直到1973年,一期建造才宣告竣工。其时,坝高162米。

200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动,丹江口作为中心水源地,大坝高度需求添加14.6米,正常蓄水后,库区面积将到达1050平方公里,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并以自流的方式,一路往北,流经京津冀区域,终究汇入颐和园的团城湖。

大坝加高,意味着第2次移民。张强是听着老一辈们的移民故事长大的,“谁能想到还会再搬一次。”

从前无数次听奶奶提到过,江上的水来了。2009年,他总算第一次亲眼见到丹江水涨起来的容貌。

从157米,到162米,再到165米。可专家说,这依然不够高,去掉沿途的浸透,冬天的冰层,余下的水量依然到不了北京,蓄水有必要到达170米。

移民总是库区无法逃避的问题。继续半个世纪的工程,丹江口就有半个世纪的移民。

老渔民黄宝林再一次成了搬家户。他是1968年第一次移民的亲历者,那时分他还小,只记住一家人原本要搬到荆门,可是爸爸妈妈都舍不得走,就挑选了在库区后靠安顿,没想到有生之年又遇到了移民。

“早在2000年,就来了一群人在镇里查询,说172米以下的都要搬走,还在房子墙壁上画了白线,没超越的有必要要搬。”黄宝林的家在搬家线以下。

脱离那天,全镇都在敲锣打鼓,欢迎移民的大巴车,在街上排成了一列,而家当几天前就用卡车拉走了。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给他戴上了一朵大红花,然后用力地捏住他的手,拍了拍他的肩。

当移民车子发动的时分,忽然有人喊了一声:今后见不着了,红白事要交游。

坐在他身旁的白叟默默地哭了,他的手里,还捏着上车前,移民干部塞过来的瓜子和花生。“我嘛,也哭了,那时分哭,不丢人,骄傲”,黄宝林说,能为国家做点事,荣耀。

回乡的渔民

黄宝林是50年代生人,骨子里自带了那个年代的痕迹。

从他们出生起,南水北调工程就开端谋划,他们或多或少都能猜到未来离乡背井的命运。“舍小家,顾咱们”,无需任何心思建造。但等他脱离故乡之后,“小家”的问题才真实凸显出来。

搬家到随县的黄宝林分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和一亩多的地,老老实实地种了一年麦子,却一直找不到副业。

关于丹江口,外迁移民总是有爱情的。尽管官方并没有作清晰的计算,可是从2011年搬家之后,每一年都会有零散移民悄然回乡。

“许多老兄弟都去了随县、枣阳,或许去了沔阳(仙桃),一大把年岁了还要离乡背井,尽管住的条件比丹江好太多,但许多人都只会打渔种田,不适应新的环境。”

“随县住不惯。”成了黄宝林的心病。

2012年,黄宝林从头回到了丹江口,当回了渔民。

那时分,水库还能网箱养鱼,丹江的水好,养出的鱼个头大,味道鲜美,外地人去丹江都喜爱尝尝库区的鱼。

有头脑的人开端把生意做大。他们整个家都在船上,船分三层,楼上是起居自住,楼下是饭馆,一网丹江鱼捞上来,就着水在船里摆上七八桌,一年四五十万不成问题。

吃着丹江鱼,喝着丹江水,老一辈都知道,晚上把网一撒,早晨再一收,一天收成果圆满了。

但后来政府不让养了,网箱悉数拆掉,听说污染水源。

在此之前,丹江口很少有人外出打工,由于没有那必要,一条丹江水够他们吃上几辈子。但无法养鱼了,就会不断地听到,谁又去广东打工了,谁去十堰送快递了,谁的饭馆关闭了好久联络不上了。黄宝林说自己年岁大了,打工也没人要,所以留了下来。他跟人买了一条小划船,养了几只鸬鹚,在大坝脚下捕鱼度日。

生计

殷秀兰和她的子孙们,为库区支付了一辈子,丹江口正在做出报答。

2017年,张强由于放心不下自己这位垂暮的奶奶,从上海返乡。一次偶尔的时机,他被朋友拉去参与一个工作训练,为主办方凑人数,当讲到电商时,张强不由眼前一亮,他有一个斗胆的主意,他要尝试着把渔民手中的鱼收买过来,经过淘宝一致出售全国。

他找到了正在喂鸬鹚的黄宝林,而且成功说服了对方。其时黄宝林看着这个有点痞气的后生,心里没底,就问他,自己为何需求信任他。

张强说:“叔,我家三代移民,啥都阅历过了,你还不信我么?”

黄宝林当即就容许了。

他每天固定带着几个老伙计,划着船去下网,下午撒下去,第二天清晨两点钟起网,“天天都是大丰收,我觉得这是丹江水在回馈咱们”,他会提早和张强沟通好交代的地址,把一天的鱼获交给张强去卖。

两年来,跟在黄宝林后边,一同为张强打渔的老渔民现已有二十几个,每次出去,十几条船,声势赫赫,热热闹闹。渔民最喜爱捕获翘嘴,那是丹江口最特别的鱼类,一斤能卖二十多块钱,不过,若是能遇到鳜鱼,渔民能乐开了花,“一百块一斤,都是抢光的。”

现在,张强经过淘宝等线上途径,一天能卖出五十斤鱼。他在丹江口市区又开了一家实体店,做批发和酒店生意,最好的时分,能销八百多斤。一年下来,能卖出二十多万斤丹江鱼。

有一次,黄宝林跟他恶作剧,自己这些老渔民,说了一辈子的靠水吃水,到现在,才算是真实享用到了丹江水的福利。

张强说,淘宝上总是会遇到一些对丹江口移民感到猎奇的人,“每逢他们给你竖起大拇指时,你就会觉得,这半个世纪来,丹江人的支付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