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健康报聚集简医胸外科医师张同钦为了患者不怕被拉低颜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1-03 20:10:16 来源:自媒体 作者:简阳市人民医院

原标题:健康报聚集 | 简医胸外科医师张同钦,为了患者不怕被拉低“颜值”

2019年12月3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健康报》以《张同钦:为了患者,不怕被拉低“颜值”》为题,对我院 胸外科医师张同钦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导。

原文如下

▼▼▼

□本报记者 喻文苏

□特约记者 李太辉

□通讯员 庞音 侯文瑾

如果有一种作业,能把你变成“残废”,拉低你的颜值,你会去做吗?有这么一位医师,他47年从事这项作业,致使膀子倾斜,脊柱变弯,驼了背。但即便这样,他也舍不得抛弃,退休后依然回到作业岗位,稳稳地站在手术台上。

他名叫张同钦,是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的一名胸外科医师。65岁的张同钦,从医40多年共主刀各类手术2万多台,其间大型开胸手术4000余台次。先后荣获“四川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人文医学荣誉奖”等荣誉,曾被原国家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分联合赞誉为“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

01

“患者睡安稳了,医师才干睡结壮”

格子衬衣外面套着白大褂,眉宇间透着淡定,似乎窗外气势磅礴,他也波澜不惊。咱们在简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办公室见到张同钦时,他正好收到一条短信,脸上瞬间泛起笑意。短信是儿子发的,“他在上海一家台企作业”。当问起他退休了为什么不到上海与儿子一同日子时,“不习惯”,他说。但护理长吴秋林“戳穿”了他的谎话:“他是放不下患者。”

晚上十一二点做完手术回家,因挂念已送到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张同钦还要电话与护理联络,了解状况后才定心入眠。他说:“患者的状况决议了医师的状况,患者睡安稳了,医师才干睡结壮。” 而早上6点起床,7点半他又按时呈现在病房。“冬季,早上去医院的时分天都仍是黑的。”到了医院,先看望前一天手术和当天行将做手术的患者,7点50分按时科室接班,8点带领全科医师查房,9点开端做第一台手术。均匀每天做2.5台手术,一台3~4小时,加上术前的预备、术后的调查,他每天作业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

胸外手术要侧身做,因长时间压榨,张同钦不堪重负的脊柱现已轻轻曲折,沉重的膀子早已无法平衡手臂的分量,从背面看去一高一低失去了正常的形状,但他不认为然,挂念的仍是患者,想到的仍是手术能不能做得更好一点。“当工人就要当一个好工人,当医师也要当一个好医师。”一个“好”字,便是他终身对自己的要求。40多年,张同钦仅是胸腔大手术就做了四五千台,有些手术总是让他难忘。一次,一个男人因杂乱型胸部创伤送医,多科手术医师轮番上阵,终究让患者安全。那台手术,足足耗时16个小时。

本年4月1日,一男人被三根钢筋穿胸,该手术对胸外、心外、麻醉、骨科等都是一次应战,胸外科由张同钦牵头抢救。“曩昔遇到过1根钢筋穿透胸腹部的伤者,而被3根钢筋一起贯穿身体的是第一次遇到。”此外,伤者还呈现全身多根肋骨骨折,张同钦又进行了肋骨切开复位。在多科医师倾力协作下,患者“捡回了一条命”。

“有一次我还差点被投诉。”张同钦回忆说,那天有4台大型手术,前3台手术做完已是晚上10点多,可紧接着11点又送来第4台手术。“其时感觉非常疲乏,体力不支,为了对患者担任,决议把手术推到第二天,但患者不了解,很绝望地说要投诉。”说起这些,张同钦笑了笑,“其实医患联系大多是杰出的,只需交流到位,换位考虑,就能互相了解。”由于他的医术,由于他对患者的了解,张同钦成为了患者心中的“口碑医师”。“我找张同欠医师,我就要他做手术。” 常常有患者到胸外科指名道姓地找医师。护理长吴秋林闻声对患者说:“是张同钦,不是‘欠’。”

02

60公斤的他背起80公斤的患者

危险之中显真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在张同钦的心里现已定格。

当日,他正在5楼为患者做手术,大楼忽然剧烈晃动,墙上的瓷砖裂开口儿,器械架倒地,沉重的手术台也摇晃起来。张同钦没有跑,而是敏捷为患者缝上创伤,用60公斤的身体背起80公斤重的患者费劲地往楼下挪去。回到地上,他才回过神想起,5楼7个手术室,几十个医师、麻醉师、护理,在这存亡关口,竟没有一个人逃跑,他们坚持和患者在一同。那一瞬间,他感动了,为自己的同行、搭档们感动。

简阳市人民医院作为汶川特大地震资阳市医疗救治点,5月14日一天就接收了200多名重症伤员,病房满了,就在医院坝子里搭帐子,组建了5个暂时救灾病区,张同钦作为外科主任、第三救灾区担任人,带领科室人员为近百名伤者施行手术和进行创伤处理,48小时没有合眼。帐子内温度在40℃以上,他接连一个星期奋战在医院,为了随叫随到,他累了或在救护车边靠一会,或在台阶上眯一会,或在药箱上打个盹,而他的家就在离医院200米的当地。

其时有个50多岁的男伤员,肋骨断了四五根,需手术引出胸内积血。就在进刀引出积血时,伤员30多岁的儿子一把卡住张同钦的脖子,将他推到墙上,大声喊叫起来。本来,伤者儿子因地震患上反响性精神病,看见张同钦对父亲动刀,又见血流了出来,认为他要杀戮父亲,所以有了过激反响。

从5月14日清晨收治第一批灾区伤员起,至5月30日,全院救灾病房共收治231名伤员。其间,张同钦地点的三病区收治50多名伤员,他亲手展开手术34台次。

2008年12月,原国家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分联合颁发他“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称谓,他进京领奖,原卫生部常务副部长殷大奎为其颁奖时不住地夸奖:“好样的,四川医师好样的!”

03

“张老师便是咱们的一本书”

“他呀,懒得很,回家啥事都不做。”66岁的妻子邬瑞蓉退休前是医院的护理。嘴上虽是诉苦,其实她最了解和疼爱自己的老公:“他每天很晚回来,回来就喊累,知道他做手术累人,咋狠心再让他做家务嘛。”

“1980年我生儿子,这时医院来电话,说有一个胃癌患者需求手术,他硬是丢下我到医院做手术去了。” 邬瑞蓉心里也理解,老公有今日的水平,靠的便是2万多台手术的饱经沧桑,所以她嘴上诉说着,脸上一向盈着笑意。2004年,他们买了新房,张同钦却一向“赖”在旧房里便是不搬:“他说离医院远了,不方便晚上急诊去做手术。”直到两年后,医院有了专门接送急诊医师的车,张同钦才赞同搬迁。

37岁的何学东是张同钦一手带出来的,现在是胸外科主任助理。何学东说:“手术台上,他在与不在是不一样的,有他在,咱们心里就有底。有一次一个烧伤伴骨折的患者,只做了CT,张老师来后,发现脾有问题,有小出血点,所以又做了彩超,并进行了手术。经过这一次‘纠正’,让我在今后的手术中愈加仔细。张老师还送咱们到华西医院训练微创手术,现在科里几个年青医师都能独立完结手术。跟从张老师12年,除了外出学习,张老师便是咱们的一本书。”

而在胸怀外科病区护理长吴秋林的眼里,张同钦有许多“缺陷”,“挑食”便是其间之一:“一台手术三四个小时,下手术后问他想吃什么,他这不吃那也不吃,就去外面吃碗面,其实他是怕耽误时间,但也太不管自己了。”

来历| 健康

END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