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看望:南明据守“两个阵地”构筑阻击疫情防地
排查、关闭办理、确诊……接连近50个日夜不停歇,正是有了他们这些抗疫“逆行者”的点滴支付和执着据守,才构筑起了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地。
社区防控阵地: 防到路口 控到人头
据了解,南明区共有17个街道办事处,177个居委会,自我省印发《应对新式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I级呼应办法》以来,南明区各街道办和各辖区居委会,充沛的发挥底层的发动才干,第一时刻对疫情局势充沛剖析研判,发动疫情应急防控预案,并建立疫情应急防控部队,设卡布点、联络调拔防控物资、组织了解排查。一起,经过翻开外来人员管控追寻,使社区(村)防控入网入格入户,做到“防到路口,控到人头”,一起据守社区防控这个阵地。
场景一 大排查:3天完结12594户居民排查 “面戴口罩、臂挂红袖套,一手拿下笔和挂号表,一手握着体温丈量仪。”1月26日上午,全副武装的中曹司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殷文龙与中坝美好小区居委会的委员们,敞开了一天的入户排查作业。当天正值大年初二,受疫情影响,虽已是上午9点,但街面上却空荡荡的,不时吹来阵阵北风,冻得殷文龙等人冷不丁打了个冷颤。
“吴阿姨您好,咱们是办事处的,今日来是针对此次疫情了解下您家的状况。”上午9时10分,殷文龙敲响了中坝美好小区第一家居民吴阿姨的房门,“好,快请进吧。”得到吴阿姨的认可后,殷文龙等人随即进入房门翻开排查作业。殷文龙说,吴阿姨本年已有70岁了,儿女都在外省打工,每年只要春节才或许有时机回家,可偏偏本年遇上了疫情,终究吴阿姨只能单独春节。“吴阿姨,您的体温是正常的,疫情期间要少出门,假如需求协助能够随时联络咱们,这是咱们的联络电话。”
暂别吴阿姨后,9点20分,殷文龙等人随即来到了居民陈大爷家门外,敲响房门标明来意后,陈大爷却迟迟不肯开门,“你们不要来查,我家没问题。”目睹陈大爷不肯开门,殷文龙等人只得隔门与陈大爷耐性沟通,但都被直言回绝。过后,经过屡次沟通,殷文龙得知,陈大爷不肯开门的原因,是忧虑他们这些“外人”会带着病毒,添加感染危险。
为了不耽搁排查作业,殷文龙在对陈大爷进行未查记载后,只得带着作业人员前往下一家,直至当天晚上9点,殷文龙等人完结70余户的排查作业后,又折回来陈大爷家进行排查。经过屡次宣扬和劝导,终究在次日晚上10点,陈大爷才翻开房门接受了排查。
采访中殷文龙和记者说,针对疫情排查作业,有的居民很合作,有的则与陈大爷相同比较排挤,但不论怎样,为了尽早扫除或许存在的疫情危险,中曹司街道办事处连同辖区居委会的200余人挑选了据守,正是他们的执着,让他们在疫情之初,仅耗时3天的时刻,便完结了辖区12594户居民的排查。
场景二 关闭办理:24小时值守 2班倒
“你是干啥的,要到哪里去?”3月12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正准备赶往中曹司街道办事处采访,行至五湖巷邻近时路遇1个查看点,作业人员随即询问起记者的状况。在记者标明来意后,该作业人员也并未直接放行,而是扫描过健康码,丈量过体温,并进行具体挂号后,记者才终究得以持续前行。
“自2月1日对小区实施关闭办理以来,这样的例行查看便成为了粗茶淡饭。” 殷文龙说,这首要是为了进一步避免疫情分散的一种办法,一起也是当时街道社区防控作业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自小区实施关闭办理以来,中曹司街道办事处便在辖区安设了49个查看点,每个点除了辖区办事处、居委会的作业人员外,还有网格员、辅警,以及物管等人员,他们以4、5人一组的标准,翻开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小区关闭办理作业,四方河居委会的张原宏便是其间一员。
2月1日,是张原宏值守查看点的第一天,她被组织在四方河安装公司路口一老旧敞放小区。因为人手有限,张原宏等人只能一天两班倒,而她值的是夜班,从晚上9点开端,一向要持续到次日上午9点,期间要排查进出小区的人员和车辆、丈量体温,并为居民们进行防控宣扬。
张原宏回忆说,第一个夜班她形象深入,当晚气温只要6度,一阵北风吹来,冷得透人心骨,而她与值守的搭档除了坐便是站,没有第三种姿势,持续12个小时,时刻长了的确有些吃不消,更困难的是,在疫情前期,许多饭馆都没有开门,就更谈不上夜宵店了,为此值守期间,就只能依托提前准备的方便面来果腹。接连3个夜班,加之吹风、吃欠好等要素,终究张原宏患上了重度咽喉炎,就在搭档们都劝导她请病假时,为了不影响作业,声响极度沙哑的张原宏竟经过纸笔替代言语持续据守岗位。
这些点点滴滴都被居民看在眼里。2月3日大清早,家住四方河67岁的戴家模白叟,特意将蒸了一个多小时的热腾腾的红薯送至张原宏等查看点的值守员们面前。“人是铁,饭是钢,赶忙趁热吃,看你们到现在都没吃上一口热乎饭....” 接过戴老手中的红薯,张原宏等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一起也愈加坚决了抗疫的决计。
于红是上坝路居委会的一名委员,她与张原宏等人相同,自对小区实施关闭办理以来,她也成为了查看点的一名值守员。3月12日下午4点,记者在上坝路口值守卡点见到于红时,她刚为居民送包裹回来,脑门已被汗水打湿。
“你们还派送包裹?”于红说,实施关闭办理期间,非小区人员、车辆一概不得入内,为此除了为进出小区的居民进行体温丈量和挂号等本职作业外,她还充任起了快递员,为那些居住在步梯楼的,不方便外出的居民送包裹上门。
尽管有些累,但于红的心态却很好,她把每一次送快递,看成是自己可贵锻炼身体的时机,“趁机减瘦身,不是很好吗?”于红笑着说,翻开她的手机记者见到,从2月1日起至今,她每一天的微信计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
医院治病救人阵地:南明区人民医院是辖区仅有一家救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
为了应对此次疫情,自1月21日起,医院便将原先的发热门诊进行了扩建,从一层楼扩建到三层楼,并建立了专门的医护人员部队合计20余人,担任排查疑似病例、患者筛查,留观患者治疗,以及疫情上报等作业。据统计,到现在全院已接诊发热患者641人,完结核酸采样311人。
场景一 把家搬到值班室 24小时据守岗位
39岁的甘大涛是南明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主任,每天上午8点30分,他有必要按时到岗,与前一个班的搭档对前日的作业进行交代汇总。随后,上午9点,开端巡查阻隔病房,10点开端拟定发热门诊患者的治疗计划。正午简略吃过午饭后,又开端对留观患者进行治疗和参与院内会诊等作业,晚上还要督导疫情的精确上报,遇到紧急状况时,加班到清晨已是粗茶淡饭。
作业环环相扣,除了必要时刻短吃饭和上厕所外,简直每一分都投身在作业中,为了不耽搁作业,甘大涛将家搬到了医院,每天晚上下班,就直接住在医院值班室。
2月1日清晨3点,刚刚要进入梦乡的甘大涛,被一阵短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沙冲路发现一名发热疑似患者,请速度派急救车赶赴现场收治病人。”接到院指挥部医教科告诉后,甘大涛当即搭乘院内急救车赶赴现场,尽管整一个完好的进程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刻,但该发热患者已被120急救车接走。回到医院,睡意全无的甘大涛翻开会诊表,开端谋划次日的作业组织,直至清晨6点,才牵强睡了2个小时,随即又投入到第二天的作业傍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甘大涛的爱人卢丽娜也是一名医护作业者,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争打响的那一刻,爱人也投入到了省医发热门诊的作业中,为了作业,夫妻两人都没有回家,5岁的大儿子和10个月的小儿子,都只能留给60多岁的母亲照看。
平常夫妻两人沟通,只能依托手机视频,直至近期疫情有所缓解后,2月24日当天,时隔一个多月的夫妻两人才相约回到家中,与两个儿子见了一面。 “爸爸和妈妈,你们怎样这么久才回来,我和弟弟都很牵挂你们。”“乖儿子,你要听奶奶的话,帮着带好弟弟,现在外面有一个打怪兽,它困住了许多人,爸爸和妈妈有必要与怪兽战役,等打跑了怪兽,咱们就能够常常碰头了。”甘大涛回忆说,这是当天碰头时与大儿子的对话。
甘大涛说,疫情期间,关于家庭方面让他感触最深的便是对不住两个孩子和母亲,“母亲年纪大了,长时刻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身体吃不消,孩子又短少爸爸妈妈的陪同,我亏欠他们太多……”甘大涛说,等疫情曩昔,他期望找个时机,能带一家人出去逛逛,让两个孩子能好好重温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场景二 深重的防护作业 护理每日只吃一顿饭
3月11日下午2点,在南明区人民医院阻隔病区外,太阳暖烘烘的照在地上,一点点感触不到病区里护理们正阅历着怎样的应战。 34岁的舒莎莎是医院发热门诊的护理长,首要担任接诊发热患者、发热门诊的统筹和谐、病房办理、物资办理等日常业务。与社区作业人员不同的是,他们每天都需求与疫情高危人群触摸,为此,他们有必要每天早上8点30分上岗前,穿戴好帽子、护目镜、手术衣、防护服、阻隔衣,以及医用手套和鞋套后,才干进入阻隔病房巡查。
“穿还好说,脱的话就很费事。” 舒莎莎说,每次轮班下来,走出阻隔病区后,有必要在缓冲间,将上述配备逐个脱下,每脱相同都要进行一次手卫生,为的便是不让任何或许潜藏的病毒跟着自己带出阻隔病区。“悉数脱完,最快也要15分钟。”
舒莎莎说,正是因为过于繁琐,一起考虑到医用防护物资的紧缺,他们每天只吃一顿早饭,一起,喝少数的水,削减半途上厕所的或许,真实憋不住,就直接尿在成人尿不湿上。
舒莎莎说,依照规则,关于特级护理患者需求15分钟巡视一次,一级护理患者1小时巡视一次,二级护理患者2小时一次。据统计,从1月23日至今,全院已接诊发热患者641人,完结核酸采样311人。面临如此很多的排查和问诊发热患者,一天下来,没有哪一个医护人员是不被汗水浸湿的。晚上下班,躺在医院指定酒店的床上,顾不上吃饭喝水,只想睡觉,直至日次开端新一轮的护理作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