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离石:王文荣和他的小杂粮
阳春三月,城乡防疫情况继续转好。离石市郊北川河畔的西属巴村,早早就有人上班了。走进村里来,只见磨面的,开车的,做小生意的,人们在忙忙碌碌。
60岁的农人王文荣,一大早起来,就在宅院里的磨台上磨起了软米面。“刚春节,磨点糕面预备吃油糕,是咱们当地的饮食习俗。”他笑着解释道:“软米是自家产的,便利!”
西属巴村坐落北川河畔,马头山麓,2000多人口的大村庄,具有犁地3000多亩,其间约有2000亩悉数处于马头山山梁地带,山高坡陡,立地条件很差,归于典型的旱坡地。小杂粮作为山区的传统粮食品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勤劳朴素的农家将谷子、小米、软米、豆类等作物亲热地称为“养命粮”。
“近几十年来,尽管年代变迁,咱村里首要粮食品种由高粱到小麦、玉米换了很多茬,都因为气候土壤不适宜、产值收入不抱负,费工费时影响出产,但小杂粮出产却如铁树生根般牢牢地扎下了根。”王文荣回想道。
王文荣饶有兴趣地介绍起他的培养经历。他一家四口,培养水地1.5亩、山地3亩。家里还运营运送、摊位等家庭副业,农闲时节乃至外出打工,收入在城郊乡村还算可观。
可贵的是,王文荣从未抛弃自己的犁地培养,一直以地为本,统筹其他。多年来,他坚持栽培养马铃薯、向日葵、豆类等传统作物。本世纪初,他首先引入省单381号的优质夏山药品种,在村里搞起了夏山药栽植。夏山药是归于小日月品种,生长期短,生长敏捷,清明前下种,六月就可生出果实,比立秋才可上市的山药蛋提早半年上市,而滋味愈加可口。老王腾出二亩山地悉数搞起夏山药培养,每年总产值达4000多斤,顾客欢迎,收益也高。
“本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农耕不能耽搁。这两天,我抽暇就出去翻地、送农家肥,着手开端春种啦!”老王胸中有数地方案道。
当今,西属巴村的2000亩山地上,有80%面积被小杂粮占据。农人培养小杂粮省工省时,在开展规划出产建设基地的过渡阶段,腾出很多的时刻用来办工厂、搞加工、跑运送、搞出售,从商场大流转中赚取更大的赢利。在西属巴村1000亩水浇地上,除蔬菜培养外,农人们也很多培养优质油料、豆类等杂粮品种。
“为归纳会集使用土地资源,完成阳光、土地、温度的充沛的使用,咱们还创造出粮油套种、粮油间作的培养形式。别离有黄芥葵花套种,麻豆套种及马铃薯和红薯的间作等。”老王骄傲地介绍说,“到春夏季节时请你来看吧,高秆、低秆作物相间培养,极大地丰厚着犁地的产出品种。那局面,才叫壮丽呢!”(梁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