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月光
泛动着骚人词客吟咏不尽的诗情,滋润着普通而动听的喜怒哀乐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佳人风韵如月
引发了追慕者翻来覆去的思恋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
明月白露,岁月来往
搅动了离人的九转愁肠
明月出天山
深重了苍莽雄壮的古今慨叹
月出惊山鸟
安闲了山居夜晚的静寂幽独
碰杯邀明月
陶醉了一腔洒脱爽快的纵横豪气
其时明月在
勾起了佳人歌舞琵琶的旧日幽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
月的光芒与长久,清丽与幽静
触发了人生代代无量已的戚戚感念
转朱阁,低绮户
月下人不眠,想天边国内,共赏月一轮
安放了这颗耿耿不寐的思乡之心
虽然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在古人的诗和画中,咱们仍然能够看千载之前的明月,体会到千载之前的心境。
中秋之际,相同的分辉素月,在你心中,会酝变成怎样的一首诗?相同的皓魄流霜,在你的梦中,又会点染出怎样的一幅画?
在《唐诗画谱》和《宋词画谱》中来一次雅集,享用赏月的千古精美吧。
(以下内容和图片均来自《彩绘唐诗画谱》及《彩绘宋词画谱》)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一首描绘幽雅意境的名作。诗意是:单独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放声高歌。深林之中,无人知我在此,唯有月色相照。
竹深林暗,遍地清辉。画中人坐于竹林中,十指操琴,似闻琴声殊妙,泉流叮咚,二者和鸣,相辅相成。夜空中明月高悬,竹林外清流阵阵,此间六合仿如世外,清幽雅意,物我相融。
望月 〔唐〕王昌龄
听月楼高太清,南山对户清楚。
昨晚姮娥现影,嫣然笑里传声。
诗人站在高楼上望月,好像听到高空传来的天籁之音。洁白的月光中,南山对面的人家明晰地映入眼帘。怀想昨晚望月情境,惊现嫦娥的身影,模糊还能听见夜空中佳人的嫣然笑声。此诗的新意在于,诗题为“望月”,实为“听月”,诗人运用通感的方法,将望月的一起感触出现出来。
因为绘画体现形式的限制,关于诗篇中精彩的通感与幻想方法,画家无法形诸画笔。画家着意出现了士子赏月的局面,精美的阁楼上,士子正凭栏瞭望远山之间的一轮明月,好像由夸姣的月光引发了无限遐思。画家精心描画了赏月时美丽的环境 :云霞旋绕,梧桐高立,丛树密生,芭蕉鲜艳。两个奉茗的童子正交头接耳,亦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意趣。
友人夜访 〔唐〕白居易
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
幽意正如此,况乃故人来。
这是一首描绘友人夜访、二人对酌情形的诗作,体现了幽居之乐和交游之乐。诗意是 :屋檐下清风徐来,在此铺开竹席 ;松树下月光照射,在此摆酒设宴。此刻幽意正深,更何况还有故友前来访问。
江上清风,微波泛动。园中山石嶙峋,草木旺盛。夜空中明月高悬,洒下一地清辉。两人对坐松下,碰杯而饮。童子在旁执扇煮酒。如此美景良辰,又得故人相伴,想来自是趣味无量。
北楼 〔唐〕韩愈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
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本诗写秋日美景。诗意是 :清晨时分登上北楼,恋恋不舍,直到一天完毕还没有尽兴。夜幕降临,带来秋意阵阵;长风万里,月亮升上夜空。
天高云淡,树石茂盛,碧波泛动。山间阁楼之上,一人倚栏远眺,似是赏不尽这山水之妙。楼下家仆牵马等候,眼看天色已晚,寒意渐生,却迟迟不见主人下楼来。胜景之妙,大约可教人忘却岁月。
秋夕 〔唐〕窦巩
护霜云映月模糊,乌鹊争飞井上桐。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诗写秋夕静寂安定的风光。洁白的白霜与天上的云彩交映生辉,模糊月色中,乌鹊惊起,抢先飞上井边的梧桐树。在这样一个幽静清凉的秋夜里,诗人夜半酒醒,耳畔只听得秋风吹动一池荷叶。漫漫秋夜,凉意无限,触发了诗人悠长的秋思。
此图像诗人秋夕单独凭栏的情形。庭中梧桐树耸立,上有乌鹊绕飞,云雾萦回。秋风拂过,吹动一池枯荷,宣布沙沙的动静。在此种凄冷的景致之中,诗人单独枯坐亭阁,凭栏面临满庭秋色,无尽秋思由此激宣布来。
念奴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清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旷。尽挹西江, 细斟斗极, 万象为来宾。扣舷独 笑, 不知今夕何夕!
此词为张孝祥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所作。时近中秋,洞庭湖水空明纯洁,与洁白的月色交相辉映,一起照射出词人洒脱世俗的清澈胸襟。上阕摹画洞庭秋景,展现水月交辉的空灵意境,下阕直述词人心境,回忆一年的官吏阅历,自觉坦荡磊落,无愧于心,遂以“肝肺皆冰雪”自白。继而俯察六合之间,作举斗极饮西江、以天然万物为来宾的超然奇想,激宣布飘然绝尘的豪情。煞拍以扣舷赏月作结,进一步提高词人的高尚人品。
此图像面简练。画家描绘安静清澈的洞庭湖水,开阔的湖面在清凉月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丰茂的水草间,有一人单独泛舟,仰天眺望。夜空中星斗历历,烟云飘飞,为画面笼上凄清之感。
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明月何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只怕琼楼玉宇, 高处不堪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世。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为苏轼代表作,宋人胡仔称誉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开篇一问破空而来,给人奇崛新颖之感。紧接着进入浪漫的幻想境地,词人既想乘风登月,又恐“不堪寒”,暗寓“出生”与“入世”的对立心思。随后回转到实际国际,由中秋月的照射人世,引发无限情思,联结起人与天然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规则,宣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挚祝愿。此种祝愿虽本为怀念自家手足而发,却道出了全国离人的一起心声,遂使此词具有了永久的感动听心的力气,千百年来一向传唱不停。
画面中的词人身着广袖宽袍,头戴葛巾,正凝睇天穹,举酒问月。画面右端斜出枯木一株,凸显秋夜的萧条寒意。云雾旋绕间模糊可见一轮圆月的踪迹,点明晰原作的中秋季节。词中所包含的团圆等待、祝愿含义皆留下读者去幻想揣摩。
念奴娇·中秋 〔宋〕叶梦得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沉沉。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汹涌三江,银涛无边,遥带五湖深。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回忆江海平生,漂流简单散,佳会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醉倒清樽,嫦娥应笑,犹有历来心。广寒宫廷,为余聊借琼林。
此词有序作“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词的上阕吟咏月夜,湖天众多壮美,月色苍莽无涯,宴会歌乐动听,遣词造句雄奇生动。下阕转入人世感念,忆及毁于烽火的吴江长桥,词人不由慨叹半生流浪,胜游佳伴难寻,生宣布聚散无常的唏嘘之感。结拍落入奇境,醉酒之后的词人托想身在琼楼玉宇,好像历经一番自在逍遥的“神游”,潇洒而美妙。
画面再现词人赏月的详细情状。近景画会友望月,前景展现月上中天、波澜汹涌、天水相接的绮丽独特现象。画家不只生动勾勒出烟云飘渺映衬下的琼楼亭台与茂盛树林,更以变化无常的线条勾画出波澜与空中的云彩,烘托浪漫的月夜气氛,然后引发观者的奇思妙想。
卜算子·孤鸿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此词为苏轼名篇,作于贬谪黄州时期。词人以孤鸿自喻,抒情政治失落的孤寂心境。起笔以“缺月”“疏桐”以及计时用的漏壶中水已滴尽等意象,烘托出幽静迷蒙的秋夜气氛,为全词奠下凄冷的心情基调。随即写夜深人静之时,词人单独徜徉中庭,如孤雁般孓然一身。下片承续对孤雁的形象描绘,并用双关方法,表面上描绘孤雁惊起的情状,实则暗喻作者忧虑孤单的心境。末句写孤雁不肯休息寒枝,又寄托了词人即便身处窘境亦不趁波逐浪的高尚心志。
画面刻画了独立中庭的词人形象。画家以简笔描绘月色笼罩下的院子风光:两株巨大的梧桐直插云霄,在北风的催逼下,梧桐叶纷繁飘落,气氛萧索。画中词人着宽袍广袖,正凝思注视着空中飞旋的一只孤雁。由其意味深长的目光或可推知,词人从孤雁身上看到了自我生命的缩影,援其为精力至交,聊以在漫漫秋夜中取得安慰。
念奴娇·咏月 〔宋〕李邴
素光练静,映秋山、隐约修眉横绿。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万丈斜晖,奔云涌雾,飞过卢仝屋。更无尘气, 满庭风碎梧竹。
谁念白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对影三人聊畅饮,一洗离愁千斛。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满天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这是一首吟咏秋月的词作。上阕描绘月色如静静的白色丝绢悬空而下,照射远山近楼,房瓦反光,如雪掩盖,极言月光的晶亮洁白。月光下的人间似无尘气,意境清旷高远。下阕写词人所思,当年共游山水的友人已忘了自己这白头老翁,只要碰杯邀月,对影成三人,以畅饮忘却离愁。直至天明,醉里自感飘然欲仙。词人以生动的词笔、浪漫的幻想,展现了清澈旷放的胸怀和意趣。
画面体现词人秋日赏月的主题。画面右侧斜出一株梧桐与一株枝干虬曲的松树,为画面笼上秋意。远山延绵,中天圆月当空。此刻,词人独坐高台,碰杯邀月,作遐想之状。四下云雾腾绕,如入仙界,烘托出秋日胜景之独特。
好书引荐
彩绘唐诗画谱
〔明〕黄凤池编
展诗书画刻之美,享连绵千载之雅
彩绘宋词画谱
〔明〕汪氏编
展诗书画刻之美,享连绵千载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