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的某天,一支施工队正在重庆鹅岭正街进行繁忙的开掘作业,工人们个个干得汗流浃背,“快来看!”,不远处一位工友忽然发出了惊呼声,我们赶忙放下东西小跑曩昔,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些瓷碗碎片,碎片尽管沾满了泥土,但模糊能看出上面精巧的斑纹。此刻的工人们不知道,他们居然无意中挖出了一个“特别”的古墓。
施工队的领导看完这些碎片后,觉得工作不简单,便马上告诉当地有关部门,考古专家们敏捷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开掘,很快便顺畅进入墓穴。
但是来到墓门时,我们的心凉了半截,因为他们发现了一处盗洞,那么墓里的陪葬品恐怕凶多吉少,公然,墓穴里简直空无一物,只要腐朽不堪的木棺和几根骸骨,通过丈量,整个墓室长2.4米,宽1.35米,高1.3米,为清代古墓。
就在我们无比丢失的时分,一位考古人员忽然想起了什么,他静静环绕整个墓穴,在“墙面”上敲敲打打起来,期望有时机可以发现什么机关暗格,令人惊喜的是,他真的有了巨大发现——整座墓室的墙面,都是用瓷器堆砌而成,精确地来说是瓷碗。这便是怎么回事施工队员会挖到瓷器碎片的原因。
通过考古部队再次开掘整理,那些瓷碗的容貌逐渐显露出来,依据材料显现,整座墓由2000多个青花瓷碗砌成,只要墓门是用石块封垒。那么瓷碗又是怎么叠成拱形的呢?本来,修墓人使用了糯米浆和三合灰作“水泥”,将瓷碗一个一个粘合在一起,每个瓷碗的碗口直径约16厘米,是清代常见的青花沿白瓷碗,墓主人之所以用它们来砌墓,首要是为了显示身份,而这种特别的墓穴,被称为“碗墓”。
那么“碗墓”这种特别的墓葬风俗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明朝初年,我国在丧葬方面并没再次呈现新的准则,我们基本是沿袭就俗,尽可能地往自己的墓穴里塞值钱物品,直到清朝,川东及重庆区域才呈现了“碗墓”这种新式墓葬风俗,而且很快盛行开来。
因为糯米浆和三合灰制造出来的“水泥”非常结实,所以想要完整地掰下一个碗都是不可能的事。为了维护这个“碗墓”,也为了更好地做研讨,所以专家们决议,把整座“碗墓”直接搬走,也算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除了08年在重庆发现的“碗墓”,05年四川省达州市还出土过一个更惊人的“碗墓”,墓主人足足用了8000多只产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瓷碗,每个瓷碗上施满釉,底部有鸡心眼,表里还绘有青花缠枝花卉图画,专家们猜想墓主人乃光绪年间本地的一个大富绅,而这8000多只瓷碗,价值至少上亿,真是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