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受伤的天使安上翅膀
新华社相片,成都,2020年5月10日
为受伤的天使安上翅膀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依据丈量尺度打磨模具。
本年36岁的邹有策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的一名假肢矫形师。2008年汶川地震发作之后,他从北京来到四川,开端为地震中受伤致残的人员制造假肢。
“其时就想来做一点量力而行的作业。”邹有策说,“刚来的榜首年里,加班是每天的常态,但我不觉得辛苦,只想快点把假肢做好,让伤员们早点站起来。”
那段阅历让他坚决了从事这份作业的信仰。邹有策协助的伤员中有许多受伤时还在读小学、中学。除了协助他们制造义肢,邹有策也对伤员进行心理上的劝慰。12年里,他看着这些伤员走出阴霾、重拾决心,看着他们作业、成家,打心底里为他们自豪。
12年里,邹有策地点的团队制造、修理义肢矫形器超越2000具,参加骨科恢复会诊逾20000人次。他和团队搭档共同努力,为受伤的天使安上翱翔的翅膀。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右三)在调查汶川地震伤员黄思雨试戴假肢的状况。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为汶川地震伤员龚桂林试戴假肢。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右)在调查汶川地震伤员龚桂林试戴假肢的状况。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在假肢上做符号。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汶川地震伤员黄思雨(右)在检查邹有策调试后的假肢时竖起大拇指。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汶川地震伤员龚桂林的儿子(前左)观看邹有策为父亲调试假肢。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中)在为伤员调试假肢。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将伤员龚桂林一家三口送出门。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恢复中心,邹有策目送患者脱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