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国图四大专藏赵城金藏的的前世今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9-17 09:45:14 作者:责任编辑NO。魏云龙0298

《赵城金藏》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它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一起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赵城经藏》的来历

相传,金熙宗皇统(1141—1149) 初年,潞州长子县大众崔法珍自幼眼疾,父亲崔进带她四处求医,在广胜寺求得药丸,服用十五天后康复。

长大成人后的崔法珍感念佛恩,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断臂化缘,募资延聘平水雕版高师,然后以北宋《开宝大藏经》为蓝本,历时30年刻印完结了一部汉文《大藏经》刻本。

因时刻长远,前史鲜有记载,学术界也一向以为掌管刻印《赵城金藏》的是崔法珍。

但是2011年10月,我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宗教研讨所研讨员丁明夷调查太阴寺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所立的《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碑铭,承认太阴寺是《赵城金藏》的首要雕印地。

《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的碑铭中记载实公法师尹矧乃是雕印《赵城金藏》的发起人,实公法师逝世后,雕印作业由弟子崔法珍持续完结,且有长达50年的前史,

这一发现改写了《赵城金藏》的研讨前史,轰动全国。

据史书记载,《开宝大藏经》正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大藏经,刻印于北宋时期,内里收录了唐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佛经。

但是年月沧桑,千百年后,撒播下来的大藏经多有残损,难窥原貌。广胜寺保存的这部大藏经便成了稀世孤本,天然反常宝贵。

广胜寺

《赵城经藏》的发现

1933年,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方案影印宋版《碛砂藏》,约请范成法师,去陕西、山西等地寻觅相同的经文,配补完结《碛砂藏》。

《碛砂藏》

几经曲折,范成法师在山西省赵城县的广胜寺发现了这批雕版印刷的古代大藏经。

他在广胜寺逗留下来,不只用了很多的时刻重复研读经卷,并且还走村串户,连续从民间又回收了丢失在外的300余轴散卷,使广胜寺古版大藏经的总数达到了5700余卷。

由于这部佛经雕刻于金代,藏于山西省赵城县广胜寺内,世人称为《赵城金藏》。

范成法师脱离之后,我国闻名佛学家欧阳竟无于1934年遣弟子蒋唯心前往广胜寺进一步调查。蒋唯心通过40多天的研讨,编定《赵城金藏》简目,写成一万五千多字的《金藏雕印始末考》一文。

《金藏雕印始末考》

蒋文刊发今后,广胜寺收藏的《赵城金藏》愈加遭到国内外学术界和释教界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侵华日军的重视,由此引发了一场长年累月的佛经争夺战。

《赵城经藏》的维护

1936年,日本官方派高僧来到我国,想用一块银元一尺,一共200万元大洋的价格,购买赵城金藏。别的,一个名为“日本东方文明研讨所”的安排也专门与寺院屡次触摸。欲以22万光洋收购这部经文,遭到爱国僧人力空法师和赵城县人的回绝。

力空法师

1942年2月,该团再次来到赵城,妄图借三月十八庙会期间抢走《赵城金藏》,力空法师当即下山找到其时的抗日县长杨泽生,恳求派人将经文搬运。

此事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指示我太岳区党委敏捷搬运,妥为维护。4月25日(庙会前一星期)夜晚,我运经人员登飞虹塔取出经卷打包运往太岳区二地委。后因日军扫荡,经卷曲折颠沛,直至民国38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后,4700多卷经卷才被交给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广胜寺飞虹塔

由于战时的环境险峻, 5000余卷经文被埋藏在山洞和抛弃的煤窑中,损坏极大。此刻的《赵城金藏》,多有腐烂损坏。通过安排文物专家的修正,从1949年到1965年,修正作业进行了16年,修正从头装裱了悉数的《赵城金藏》。

1982年开端,国务院拨款编修《中华大藏经》。专家们通过慎重考虑,《中华大藏经》挑选了《赵城金藏》作为蓝本,参阅其他版别修成。现在的《赵城金藏》,面目一新,静静的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的专门库房里,持续着文明传承的任务。

《赵城经藏》的回归

2016年,为维护、传承、宏扬中华优异前史文明,临汾市委市政府发动为期5年的“赵城金藏仿制工程”,每卷仿制3件,我国国家图书馆全程监制。

2017年4月14日,首期百卷经藏仿制完结,国家图书馆,省文明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图书馆,临汾市委市政府在洪洞广胜寺举办《赵城金藏》回归捐献典礼。

第一批百卷《赵城金藏》回归广胜寺捐献典礼

《赵城经藏》的含义

《赵城金藏》共有6980卷,六千多万字。今存4000余卷,全国际只此一部,因此被视为稀世珍宝。

它既是一部释教经典,又是触及哲学、前史、言语、文学、艺术、地理、历算、医药、修建等范畴的包含宏富的百科全书,对我国和国际释教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全的大藏经,国学大师胡适赞之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

《赵城经藏》先是在深山古刹奇观般保存了数百年,发现后又幸运地躲过重重劫难。无论是倾力促进刻印经文的崔法珍、回收残卷的范成法师,仍是临危不乱、有着高明民族气节的力空法师和广胜寺的爱国僧人们,正是由于他们,才使《赵城金藏》这部中华文明的珍宝得以留存至今。

现在,当人们慨叹这一代代传承不停的灿烂文明时,又会不会联想起每一件文物背面,那淹没在前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呢?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