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老兵”吴钟解、梁计林—— 浪是景色亦磨炼
原标题:浪是景色亦磨炼
珊瑚礁监测人员在作业。
梁计林在做珊瑚礁监测。
吴钟解出海作业。
文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本年7月,省生态环境部分发布《2018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依据这份海洋环境“体检陈述”显现,2018年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坚持优秀。
2018年,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组织对海南省所辖海域展开了海洋生态健康状况、海洋环境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功用区等海洋环境监测作业,及时有用完结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海洋灾祸、危害监测等使命,共布设监测站位407个,出海846个航次,获取监测数据5.1万多个。
数字是单调的,但你有没有猎奇过,这5.1万多个监测数据是怎么搜集的?这些海洋数据背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一年中近3个月户外查询
“咱们下潜深度从3米到40米左右不等”
科学、通明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来之不易!海南省2018年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使命,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监测预告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南省海洋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监测预告中心等监测组织承当,监测项目包含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珊瑚礁、海草床典型生态系统等。
三家监测组织的多名人员参加了这项年度使命。来自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洋生态所的吴钟解和梁计林,是这支部队中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两人是作业好搭档,参加了近十年来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作业。
“从2004年开端,每一年咱们都汇总监测,发布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洋生态所所长吴钟解介绍,海洋环境监测从监测点位布设,到监测项目,再到采样剖析等,都有着一系列的技术规范要求。
做这一行离不开户外作业。算起来,他们一年中有近3个月的时间,是在外做查询。
“一般咱们过完年后就开端组织外出查询作业计划,3月、4月连续出去,5月份是外出密布期,8月份和10月份也比较密布,其他月份会依据需求进行外业组织。”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洋生态所副所长梁计林说,之所以5月、8月、10月密布外出做查询,首要是因为考虑生物生长周期、环境要素等影响,以保证搜集数据具有代表性。
现在我省还没有专门的海洋监测船,他们出海时一般是租渔民的渔船。搭船出去仅仅开端,潜水、采样等才是真实的作业内容。监测项目时间跨度根本都在两天以上,所以对监测人员的适应才能有很大的检测。
“依据珊瑚礁等不同监测项目的需求,咱们下潜深度从3米左右到40米左右不等。监测规模包含海南本岛东海岸、西海岸、西沙海域以及我省所辖其他海域等。”吴钟说明,监测作业需求具有户外查询采样、样本检测剖析、归纳剖析点评等才能。
风波里的监测
有时是磨炼毅力的检测,更多是对专业的查验
关于做海洋环境监测而言,出海是常态,但大海变化无常,不是每次出海都是惊涛骇浪。
“出海遇到极点气候是最没办法的,只能等,等风停浪停再持续查询或归航。”吴钟解回忆说,有一回他们搭船出去查询,遇到气候骤变,船舶能泊岸,在岛礁上等了10多天。还有一次,他们在涨潮时进潟湖做查询,落潮时就出不来了,困在潟湖里,只能想其他出路,绕到其他出口出来。
做海洋环境监测有时分是磨炼毅力的检测,但更多时分是对专业常识和技术的查验。
“咱们做的监测项目包含水质环境、生物多样性、海草床、珊瑚礁等等,每一项都分了不同的作业组,具体监测剖析的办法也不一样。”梁计林说,珊瑚礁、海草床等是我省较有特征的海洋生态系统。
比方,在做海草床监测时,需求预备50厘米*50厘米或许25厘米*25厘米的样方框、采样器、防水数码照相机、GPS以及实验室其他常用设备和资料,带到水下海草床散布区域,依据选定的监测样带,放置样方框,对样方框摄像记载,具体记下样方框内的海草品种和数量、繁衍状况等,做群落查询。
“咱们还会搜集样本,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剖析。”梁计林说,现在省海洋环境科学研究院有了实验室,和曾经比较,监测硬件条件改进了许多。
据介绍,省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所里有30多人,大多是学习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海洋化学等相关专业身世。专业化的人员配备和海洋监测设备,以及日趋重要的海洋环境维护作业,意味着监测组织要承当越来越多的监测使命。
吴钟说明,他们从2009年开端增做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查询,从2017年开端增做近海与海岸湿地的监测查询,进一步搜集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信息。
归于“咱们”的高兴时间
偶然能遇到海豚,它们会伴船游行,跃出水面
监测是生态系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经过对监测数据的剖析,能够了解生态系统的现状乃至猜测资源的消长状况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动态。
以海草床为例,海南岛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首要散布在东海岸的高隆湾、长圮港、龙湾、新村港及黎安港等地。上一年,吴钟解、梁计林等海洋监测人员对东海岸海草床监测海域进行监测,成果显现:海草品种共有2科3亚科5属5种,分别为圆叶丝粉草、单脉二药草、海菖蒲、泰来草、卵叶喜盐草等。
“可别小看这些海草,它们在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安稳过程中扮演重要人物。”在吴钟解和梁计林眼里,这些不起眼的海洋生物,不只能够安定近海底质和海岸线,还能为海洋生物供给休息地和寻食地,发挥着重要的食物链效果。
而作为海洋里的“热带雨林”,珊瑚礁对海洋生态系统相同不可或缺,其间休息着不少熙攘穿行的“海底居民”。据监测数据计算,上一年我省东部监测海域共判定常见珊瑚礁鱼类16种,珊瑚礁鱼类均匀密度为31.70尾/百平方米。但监测数据也指出,2018年海南岛东海岸造礁石珊瑚均匀掩盖度为12.9%,比较2017年的15.10%下降了2.2%。
“珊瑚礁掩盖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有人为活动等要素影响。”吴钟说明,珊瑚礁、海草床等是我省具有特征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用价值百科。
在这一岗位作业时间长了,对大海会有异样的情结。“平常咱们看海或许比较重视海水色彩是否湛蓝、波浪是否汹涌,但咱们看大海时总想多看一些,多看一眼,对身边的海洋生态环境尽或许地多了解一下。”梁计林说。
吴钟解直言,作业和大海打交道,有时分就像在冒险,日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像在文昌、三亚等海域做监测时,偶然能遇到海豚,它们有的会伴船游行,有的会跃出水面,那是归于咱们出海的高兴时间。”
说起对未来等待,吴钟解和梁计林都期望海洋环境监测作业和海洋维护观念能够愈加主流化,能被更多层面、更多老百姓所了解,让关于大海的常识走进更多人的日子。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供给)
(责编:蒋成柳、陈海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