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云间美在中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9-24 17:45:16 作者:责任编辑NO。许安怡0216

书画 | 保藏 | 人文 | 心赏 | 茶道 | 香道 | 摄生

晴空一鹤排云上

白云千载空悠悠

己亥年

八月廿六

修改: 云上文明

翻开音乐

倾听云上的声响

从悠远的曩昔开端,咱们便从未停驻那望向云间的目光。

文人骚客向片云寄情,倾诉心思;释者道人入山云隐遁,游离凡尘。

追逐云上的美学与哲思,陶醉它的轻盈闲逸,仿若池鱼游曳,飞鸟翩跹。

想象它的奥秘深邃,期盼一桥飞架,道通仙界。

感喟它的变化多端,诚如世事变迁,不可估量。

晴空一鹤排云上,白云千载空悠悠。

它疏离缥缈,行若无依。又逍遥无形,随心任意。

望向云,便望见了自己。

诗情与佛心丨孤云独去闲

云是诗人的意向,云有千般容貌,诗有万种情愁。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于曹植,云是心中那个盈盈的身影;除却巫山不是云,于元稹,云是笔下那段缠绵的离思;天光云影共徜徉,于朱熹,云是觉悟后的幽艰深理;八千里路云和月,于岳飞,云是收复失地的壮志......

云是一颗诗心,飘渺幽微,只能细观细想;云是一面镜子,清澈豁亮,照见千般心情。

云也是佛道的跟随,云能吞吐翠微,道可悟之于怀。

全国名山僧占多,云遮雾罩起梵音,光辉庄严的宝刹浮屠在云山间树立,川流不息的和尚信徒在云山间络绎,颂经习法,参禅悟道。

大象无形的云,也以其飘渺宏远、无相不包,为道教的所崇,他们用奇峰秀岭、名山大川间闲舒闲卷的云,养淡泊宁静的心性,适应六合归心于虚。

云是天然现象,奥秘莫测,教会咱们敬畏六合;云是一条大路,高处观云,可灵通六合之奥义。

仙踪与隐逸丨云深不知处

本来咱们只能仰视天空,仰视云间。但巨大的山川似乎便是通往云间的阶梯,拾阶而上,欲窥视云后不知道的国际。

《庄子》书中的神仙:“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沐雨栉风,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与俗人不同,神仙不食人间烟火,穿行来往均在云雾之间。

古时的帝王们,希望从云雾后的海上仙山中,求取不死灵药;李白也曾在梦境中游历天姥,越人口中的天姥山,在云霞明灭中时隐时现,人们信任那正是落于世间的仙界。

云是仙的影子,仙人与仙界,在那个不曾到过云端的曩昔,是人们深藏云中的玄远隐秘,也是寄予云中的浪漫情怀。

修真的人藏匿云间,神往着有朝一日羽化登仙。归隐的人到了云间,则无欲无求,乐守清贫,只期盼心绪能与云同悠游、共缥缈。

林逋隐于西湖,结庐孤山,每当客至童子便纵鹤放飞,林逋见云间之鹤,便棹舟归来。

宋代诗人刘辰翁,辞官归隐酿桃酒,写下“闻道酿桃堪为酒,待酿桃、千石成千醉。春有尽,瓮无底”。一空青云下,桃林泛泛,远山隐约,烦郁尽去,胜却万千浮华。

无论是庄子的性返天然,仍是陶渊明的悠然南山。山人与逸民,看惯了如云般无常的世事,只愿遁世离俗,寻求诗意的栖居与心里的回归。

云是隐者的思绪,轻盈游走,在无垠中挣脱捆绑清闲畅意;云是一条枢纽,归心在这头,自由自在就在那头。

望云与望己丨回忆暮云远

轻云如丝,被和风任意织造容貌,彤云若瀑,将日月星辰拥入怀中,是黑云压地,或是霞云漫天,云间透露出天空的思绪。

中国文明中,“云”早已不仅仅是常见的天然现象,在绵长的前史中被诗人骚人和忠诚信徒吟咏诵扬,在大众崇奉与山人问心中融入了丰厚的内在,更成为了一种人生境地的描写。

苏轼说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白云的故土是虚空,出山也好,归山也罢,都禀持那一份赋性的天然。

望云,能望见自己。随风而动,适应地利,却由着自己的性情,清闲变换着姿势,用心里的平缓,安然处世。

修改排版 | 云上文明

说不完的画里画外

品不尽的文气墨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