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山人文】陈公远先生的医学生计
陈家悬壶济世有百年。陈公远之祖父陈兴饶曾供职于前清国子监。正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陈兴饶与古代文人相同,既是文士又会传统医学。而公远之父陈志悦(1861—1942年)先生正是秉承祖上的医学,于上世纪20年代末在马尾前街倒闭闻名的“仁济”医药铺。该铺门面与“寿德康”医药铺隔街斜相对,与宝枝京果铺相邻。
范仲淹
同一时期,马尾街的其他药铺还有:太乙、庆安、寿德康。与其他三家商号称号比照,“仁济”在语境内在上更胜一筹。所谓“仁”正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中心,阐明陈家祖上是儒生身世,有传统古典文明的承继。所谓“济”,阐明该商铺归于医疗慈悲性质。简略“仁济”二字铿锵有力,表现了陈家特有的中国传统人文气味,也向社群表明晰一代儒商的社会责任心。
在旧社会,传统中医药职业并没有像今世这样有太严厉的职业标准。那时候的中医传承基本以师徒教授为主。陈公远先生祖上传有很多中医经历,因而先生7岁随父学习中医评脉。据公远师之医学弟子说,公远师常喜爱开“六和汤”为患者治病。先生尤以内科、妇科、针灸见长。因其医术精深、手到病除而名声远播。40年代末,陈公远先生参与地下党,以“仁济”药店为保护,为中共闽东游击队供给医药支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国逐渐推广社会主义经济改造。马尾区域私家医药商铺由政府主导开端联合经营,在公有制马尾供销社下建立医药商铺、医院。陈公远先生曾先后担任马尾公社中心保健院(即马尾镇卫生院前生)院长、马尾供销社医药商铺主任。70年代末行将退休时谢绝出任供销社书记一职。
80年代陈老退休后常常为父老乡亲义诊。常有邻乡的快安、朏头、上岐、君竹、路上一带患者远道而来扣门求医。关于家境贫困、老弱病重的患者,陈公远还上门免费送药看望。比方:马尾大街居民陈梅英患胃出血,久治不愈。陈公远得知后,自动送医上门,为其解除了病苦。1986年末,日本福原芳子女士回马尾夫家省亲,景仰前往就医。陈公远仔细为其确诊。福原芳子女士服药后病况大有好转。陈老多为别人义诊,患者多有奉送,但都被陈老婉言谢绝。
在旧社会,与马尾街其他医药铺相同,仁济也接收学徒。闽侯沽屿人林济安(1917—1967年)便是“仁济”医药铺早年所接收的学徒。因为林济安勤学医术,很快就班师,今后成为马尾街享有盛誉的名医。此外,公远还将自己的医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晚辈。如今马尾君竹路上的健民药店老板林从钦先生便是他的得意门生。公远不止一次地勉励年青人说:“趁着年青要多学多读多问。中医经历是渐渐累积的。”他还说:“平平做,三分天。”意思是开药店不是一件小事,要以诚信为本。这关系到社会群众的健康。所以林从钦先生深记陈老的话,自1984年就尽力参与福州农工党药工培训班,获得骄人成绩。陈老还不断鼓舞他持续进修。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培养了学徒,饿死了师傅。”但陈公远则是“点着自己照亮别人”崇高风格培养后起之秀。由此咱们看到他作为一代宗师的开阔胸襟。
1988年3月24日《福州晚报》第二版曾以《医术精深,医德崇高——陈公远九年责任治病四千五百人次》为题做报导。陈公远先生因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87年12月被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温暖的榕城’系列活动积极分子”。陈老又被评为福州市“先进退休老干部”等等。
(来历:马尾新闻网·林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