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公益之声公益正文

折枝杨柳聊赠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0-08 11:46:23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平常常见的树种里边,最喜爱的便是柳树。每逢春天降临,池塘旁,岸堤边,清风里那一排排泛起绿波的垂柳,在波光潋滟中,犹如春姑娘的眉黛、豆蔻少女的面纱,秀气婀娜,欲掩还羞,赏心悦目。

自古以来,柳树也是承载文人墨客许多情愫的树种之一。浸满离愁别绪、喜怒哀乐的诗词歌赋与泼墨山水,处处都能寻找得到柳树的倩影与精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无疑,盛唐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妇孺皆知的《咏柳》,是描绘柳树最应景的诗篇之一。贺知章在《全唐诗》仅存诗十九首,但这首结构匠心独运的写景之作,新鲜浅显,传扬古今。明黄周星《唐诗快》评其“尖巧语,却非由雕刻所得”,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评其“赋物入妙,语意温顺”。

读贺知章的《咏柳》,一棵完好的柳树一下就会婀娜多姿浮现在人们眼前,让人瞬时联想到暖风温暖的春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读起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则是与《咏柳》天壤之别的另一番意境:“青青柳色”与羁愁别恨纠结一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这儿的“柳色”成了别离的标志。

在我国的古代,柳树又称小杨或柳树,因“柳”与“留”谐音,能够表明款留之意,故亲朋好友一旦别离时,送别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表明难别离、不忍相别、依依不舍的心境。

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晰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一步一柳,离别长安的人多到此地,折枝柳树赠别亲人。“昔我往矣,柳树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诗经》里的《小雅:采薇》则是最早记载“折柳送别”风俗的诗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用赋有道理的言语告知咱们,人生之路总会遇到些泥泞崎岖,但越是到了最困难的时间,都应该坚持活跃的心态、达观的精力和持之以恒的尽力,遇到困难一种方法不可,就去想另一种方法处理,这样人生就很有或许“逢凶化吉”,呈现一个充溢光亮与期望的新天地。这首诗句里,柳树变成了“困难”的隐喻,更提醒出诗人异乎寻常的思想与精力——身处窘境非绝地,起色和期望依然蕴涵其间。

当然,关于柳树的诗篇还有许多许多,“羌笛何须怨柳树,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唐朝诗人王之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柳树醉春烟”(《村居》清朝诗人高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柳树风”(《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蓬》宋朝诗人志南)“扬子江头柳树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唐朝诗人郑谷)“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新柳》宋朝诗人杨万里)……

被哀怨的柳树曲,陶醉在春烟里的柳树枝,柳叶间滤过的缓缓清风,愁杀渡江人的杨花点点,银光泛动中的百尺柳丝……哀怨的、温暖的、娇柔的、阳光的、凄清的……这一首首有关柳树的诗篇,如若一株株历经隆冬夏暑涤尽风雨冰霜的柳树,意义隽永,意味深长,撩人心思,勾勒出巨大华美的柳树国际,以及诗人蕴藉醇美、节气端翔的共同情怀。

喜爱柳树,便是喜爱春天。春日里,折枝柳树,做一只柳笛,悄悄吹起,道别瑟瑟的隆冬,律动春天的音符,唤醒熟睡的大地。

作者:杨新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理事,出书散文集《人间烟火》。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